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善,肉、蛋、乳、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类对动物性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就需要大幅度、快速地提高动物性食品的产量。这一过程中,伴随着饲料工业与集约化养殖的的迅猛发展,由于集约化的养殖与管理之间的不协调,为了达到既能促进生长又能防病治病的目的,大量的、种类繁多的兽药尤其是抗生素被应用于畜禽生产的许多环节。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和滥用带来的负面作用和严重的后果已经引起重视甚至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一、养殖业抗生素使用的现状

工业饲料一般被认为是抗生素、激素及其他添加药物的载体。饲料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能够起到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饲料转化效率,预防疾病等作用。养殖业之所以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主要源于动物防治疾病的需要及提高养殖效益。面对比市场风险更为严峻的传染性疾病风险,一些养殖户不得不为畜禽下猛药,凭经验饲养、凭感觉用药,很容易造成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肖永红教授等专家调查推算,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抗生素的滥用在全世界的养殖业都是非常普遍的,但在中国显得更为严重。可以说,养殖业抗生素滥用成灾,借一位大型猪场负1责人的话就是“离开抗生素,猪鸡简直没法养”。笔者这些年一直从事饲料兽药检测工作,见证了几乎90%的饲料都添加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情况,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鸡、猪几乎是将抗生素当饭吃,而在饲养过程中,“青霉素医生”治疗疾病时不合理用药更是将抗生素的使用推波助澜。

二、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

1、一是病菌产生耐药性,出现“超级细菌。细菌耐药性是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而出现的,一种新药投入使用两年一般就会出现相应的耐药细菌,但抗生素的滥用会加速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并且使一种细菌能够抵抗多种抗生素,这样就出现了“超级细菌”。动物身上“超级细菌”的出现与养殖企业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了大剂量的抗生素有关。部分渔业、禽类、畜牧养殖企业为了追求效益,长期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这些动物身上的细菌经过多种抗生素的长期选择,出现了极强的耐药性,有时,体型大的动物一生吃的抗生素比人还要多。养殖业滥用抗生素不仅会通过食物链作用到人体,据报道,广州市妇婴医院曾抢救过一名体重仅650克、25个孕周的早产儿。头孢一代,无效。头孢二代,无效。头孢三代四代,仍然无效。再上“顶级抗生素”:泰能、马斯平、复兴达„„通通无效。后来的细菌药敏检测显示,这个新生儿对7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新生儿耐药或来自母亲。孕妇在吃大量抗生素残留肉蛋禽时,很可能将这些抗生素摄入。动物产品中残留抗生素,已经成为耐药菌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新的‘超级细菌’还会陆续出现,10~20年内,现在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


(未完,全文共11315字,当前显示11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