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教育乱收费为何难治本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教育收费关系群众切实利益。2003年以来,中央每年都将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治理的重点任务之一。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教育乱收费的现象仍层出不穷,教育乱收费问题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治理教育乱收费的任务任重道远。

“项目更新、方式更隐蔽”,乱收费呈现新特点记者了解到,随着相关部门多项治理措施的出台,很多学校在教育乱收费问题上,已不

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而是呈现了“项目更新、方式更隐蔽”的特点。比如,“化整为零,分次收取”、“避开锋芒、错时收取”,成为很多学校采取的乱收费手段。一些高档幼儿园费用每年在6万到8万元不等,若一次性收取一学年的费用,很容易让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有的幼儿园化整为零,按月缴纳,这样平均下来,每个月几千元,就不会引人关注。

“巧立名目,变相收取”也是很多学校采用的新手段。有的学校迫于政府规定和社会舆论压力,在学杂费上不敢公开加码,于是就改换方式,利用开办特长班、补课班、兴趣班的机会,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共建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变相增加学生负担,牟取利益。乱收费背后存在“利益联盟”,加大了治理难度“有的学校与主管部门在事实上形成了利益联盟,这是教育乱收费问题禁而不绝的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在一些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教育经费的截流、挤占、挪用及对于教育乱收费的变相鼓励与分成,使学校与主管部门在事实上形成了利益联盟,这在相当程度上加大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难度。教育乱收费低风险的内在原因分析

教育乱收费的低风险性一方面与监管部门的查处不力有关,同时也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

(一)教育乱收费的群体性教育乱收费属于行业性乱收费,具有集体。。与群体性特点和广泛的社会与行业基础。在重点中小学,乱收费现象普遍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一些学校顶风乱收费,大多数学校则是随大流,亦步亦趋,紧紧追随同类同等学校的脚步,结果,普遍的从众心理与从众行为进一步泛化了教育乱收费现象,也强化了整个行业的负面公众形象,学校不再是圣洁之地,教师的形象也不再高尚,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教育乱收费的隐蔽性当前对于乱收费的查处数量非常有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较大的隐蔽性。很多学校在收费时,只收费不开票,学生在交费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凭证,学校以机构“信誉”保证交费学生在该校上学的学位或参与某种活动的资格,学生家长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接受学校的做法。最终,虽有乱收费之实或价格违法举报,结果却查无实据,不了了之。收费不开票成为各个学校应对乱收费检查并从根本上化解风险的重要法宝,这就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查处难度,乱收费现象也变得以肆意横行。另有一些学校则通过将乱收费合法化逃避查处风险,其主要做法是将强制性的教育乱收费转化为学生家长的自愿。。捐款,通过改变乱收费的性质使其变得更加隐蔽。


(未完,全文共15348字,当前显示12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