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政懒政产生的原因
1、缺乏群众观、权力观,缺乏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2、竞争机制不完善目前尚未做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致使机关内部人浮于事,考核存在短板,现行的考核仅限于年终的本人述职上,尚未形成有效地问责机制
3、缺乏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党内监督
第二篇。国务院庸政懒政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国务院6月6日发出通知,部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这是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对所作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的第一次全面督查。围绕治庸治懒与开展全面督查的相关情况,半月谈记者专访了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峰。
政府的又一次自我约束和加压记者。您如何看待这次全面督查。
刘峰。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政府工作报告》对2014年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合力推进,一些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收到实效。
但必须看到,不少政策措施落实的力度还不到位、效果还不明显,没有充分发挥对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应有的促进作用。为此,国务院决定派出督查组,对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一次全面督查。
这次的督查方式很明确,是政府治理的新举措,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督查是继权力清单后,政府的又一次自我约束和加压,对治理庸政和懒政,提高政府的绩效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记者。这次督查提出,要达到四个目的,使之成为回应群众关切、推动政策落实、提高行政效能、打造法治政府的重要行动。您如何看待现代政府治理。
刘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治理的现代化至关重要。
从政府治理的角度看,决策之前需要协商和咨询,这就体现了治理的参与,而执行之后,就一定要有评估和督查,督查关注的是绩效,这样一来,形成了一个流程和体系。决策前缺少了咨询和协商,决策质量就不高;决策后,缺失了督查,就难以落实责任和绩效。治理体系,各个环节都很重要。
督查既要和约束问责结合,也要和激励推进结合
记者。您曾经表示,督查不但要问责,也要把督查与激励结合起来,如何理解。
刘峰。这次督查要对政策措施落实不力的,实施责任追究,严肃问责,依法依规进行诫勉约谈、通报批评甚至给予行政处分。做到不尽责就问责。督查是约束,让你不能偏离中央的要求、不能偏离百姓的期待,也不能偏离纪律的边界。
但通过督查也要达到让大家主动干事、多干事、干好事的目的,督查既要和约束问责结合起来,也要和激励推进结合起来。要让那些积极主动、创新发展的干部受到重视,得到重用,要把督查的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赏罚分明。
记者。您如何看待和评价懒政庸政现象。
刘峰。现在少数干部身上存在“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为官不为和“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敷衍了事现象。这些人认为只要不做事就不会出事,这次督查的目的之一就是让那些不干事的也“出事”,就是要杜绝松松垮垮、大而化之的工作状态,纠正推诿扯皮、拖延应付等庸政懒政行为。
其实换个角度,你只有干事,干老百姓想让你干的事,把中央的精神落实好,老百姓才会拥护你,上级才能认可你。我觉得,一些部门和基层的干部还存在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经济在转型、社会在发展,行政方式也要转变。他们一方面不想干事,不愿干事,另一方面也存在不会干事,干不好事的情况。
转变行政方式,第一要学会引导,不能只是命令,同时要学会服务,把管理融于服务之中,还要学会协商,学会激励,学会法治和简约。
(未完,全文共6841字,当前显示147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