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视阈下高职高专专业建设路径探析
当前的经济条件下,高职高专的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密切了,这就要求院校在专业的设置上,要抓住市场的需求,在保证质量、结构、效益的基础上设置专业,另外,要注意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专业管理的创新和改革,使高职高专的专业建设能够高效率、高水平,这样才能为社会输出高质量的人才。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高专专业建设的联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高专专业建设的基础。区域经济是指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经济特征。这种经济特征决定了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同时也是区域经济范围内高职高专的发展规模、类型、层次的重要基础。从某种程度来讲,区域经济结构类型决定了高职高专的专业结构设置。比如在一个工业所占比例较大的地区,高职高专在专业设置上,必然会选择设置较多与工业有关的专业;而在一个农业所占比例较大的地区,则会更多的设置一些与农学有关的专业。这种专业的设置具有必然性,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这种专业设置,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从高职高专来讲,其专业在这种产业结构背景下,其水平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
(二)高职高专专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高职高专专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引进,高职高专通过与区域经济结构相接轨,为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供给,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近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对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与其相配比的专业性人才,能够更好的驾驭新兴的产业技术,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都能更好的去掌握。高职高专通过创新专业设置,使其培养出的人才,能够为当地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推动经济发展。
二、高职高专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杂而不精。就目前来看,部分高职高专在专业设置上往往过于注重数量和规模,却忽视了质量,造成了一种专业设置很齐全,却没有精品、特色的专业。这些高职高专在专业设置的时候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即别的院校有的,我也应该有,不顾实际,盲目的扩大规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有一些院校,不考虑专业的应用性,只从成本上做文章,致使其专业很多,却无法与当地经济结构相适应。
(二)专业设置与社会行业设置联系不密切。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脱节或其专业定位不明确,使其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定位。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导致了教学资源和人才的大量浪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水平有待提升,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部分高职高专因其资质和经济水平的制约,特别是一些民办的院校,其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实训基地都不是健全。这种硬件上的缺失,使其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时,造成其能力不足,无法胜任专业工作。另外,由于一些院校与外界联络较少,使得其专业的开设较为滞后,一些新兴的专业无法普及,造成了人才供给的断条与需求的断条。
三、创新型高职高专专业建设的方式探究
(一)专业设置要与市场相接轨。专业的设置是高职高专是否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对经济发展有利的人才的基本前提。专业的设置其实是沟通学校功能与社会经济需求的纽带,是市场、产业、劳动力相互变化制约的前提,不容忽视。高职高专在进行专业设置时,首要考虑的就是要与市场对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人才进行培养。这一点与企业生产产品较为类似,即市场需要什么,院校就应当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一点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做好调研工作,做好与用人单位间的沟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设置,将有市场的专业做好、做精、做大,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
(未完,全文共14371字,当前显示14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