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形势下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5篇
第一篇:探讨新形势下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探讨新形势下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
华润天能柳泉煤矿
陈继标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行为主体是煤矿职工。职工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因素,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人的因素造成的。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于1973年在对55万起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一个规律:即涉及同一工人的330件相似的意外事件中,有300起未产生伤害,29起产生轻(重)伤,1起产生死亡。称300:29:1事故法则。况且300:29:1只是几十万个数字的统计结论,对一个具体的操作者而言,只要有这样的违章,伤亡事故可能发生在第1次,可能发生在第330次,也可能发生在330次中的某一次。所以人的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
安全意识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正是这个“可塑性”,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安全教育培训被认为可以重塑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在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下,煤矿安全培训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思路,以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水平。下面我就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一些有效途径提出一些思考。
1、当前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煤矿安全培训是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强制性要求,可以看成是一个外推力。而受教育培训的煤矿职工是否会发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上的改变,就要看这个外推力是否被职工认可、消化和吸收。若职工认可,并经过自我消化和吸收,就会产生内在的驱动力,驱使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发生改变。这说明,安全教育培训是一个外在的作用过程。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其中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受培者的内在响应程度。若受培者响应程度高,则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就好,反之则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当前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安全培训工作这个外推力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部分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存在短视行为,只看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忽视安全教育培训对提高职工素质的长期作用,不重视安全教育培训的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训管理机构的建设、管理人员的配备、培训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企业培训责任制的建设和落实、企业培训网络的建设等等,使得培训工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或应付上级检查的状态,也使得受培者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二是煤矿职工的整体安全技术素质不高,具体表现是:职工素质呈现“一高两低一乱”的局面(年龄偏高、文化水平偏低、业务技能偏低、思想行为较乱);生产任务繁重,工作时间较长,工学矛盾突出;针对职工安全培训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不合理,学得多干的多挨批评也多,造成畏学心里。
2、新形势下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
⑴转变思想,提高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高度。要像国家对基础学科高度重视程度一样重视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基础性工作。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机构软硬件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安全培训责任制的建设、培训网络的建设以及安全教育培训的考核机制的建设。从企业领导到管理层次、普通职工层次都要重视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重视安全生产知识的提高和更新,加强职工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提高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操作技能。⑵解决两个矛盾,及时增补和更新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未完,全文共13031字,当前显示13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