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把握重点不玩虚 狠抓落实理好财

第一篇:把握重点不玩虚狠抓落实理好财把握重点不玩虚狠抓落实理好财

熊集中心学校胡明宽

2007年“校财局管”后,市教育局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使学校理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极大地规范了中小学财务行为,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资金使用效益。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小学校只要领会制度精髓,提升理财素养,增强法规意识,按照制度收支,财务工作就很好抓。

一、牢记理财“底线”,必须手续完善,规范入账

入账收支必须事由真实合理,财务链条完整,审签手续完备,且票据及附件正规正确、要素齐全,这是财务人员从事财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规范理财的“底线”。在《中小学财务报账要求及须知》(《财会通讯》2013年第36期)中,市教育局对国地税票使用分类、票据真假鉴别、票据要素,以及入账票据审签手续流程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易于操作,利于规范。但是,有的学校受传统签字习惯的影响,有的领导签字图简单,只写“同意”,日期不写或只写月、日不写年,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在平常的审计工作中还发现,有的学校定额发票后没附件,或附件不盖章,或附件章和发票章不一致,还有的甚至发票支出金额和附件金额不一致,对附件的审核是平时审计的一个重点。2014年,我们加大对附件内容的审计,看附件中是否有明令禁止购买的烟、高档酒、土特产等,如果有这些一律禁止入账。我相信我们只要按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中小学财务报账要求及须知》中的要求,扎扎实实审核每一张入账发票,我们就一定能守住理财的“底线”。

二、守住理财“红线”,必须令行禁止,禁止乱发津补贴

“新机制”实施后,义务教育学校滥发教职工津补贴就成了财务管理的“红线”,稍有不慎,就会违规;特别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后,各级都相继出台取消津贴补贴发放的政策,市教育局也下发了《关于严禁各单位乱发津贴补贴的通知》(枣教发[2011]4号),文件强调“义务教育不得利用单位预算内、外收入发放加班及值班补助、教学效果奖、课时津贴、补课费、班主任津贴、领导职务津贴、超工作量补助、水电补助、福利费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学校受习惯的影响,仍然发教学效果奖、班主任津贴、领导职务津贴;他们认为这些津补贴原来一直在发,现在停发不好给教师交待,不能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还有的认为发津贴补贴,犯不了多大的错,情愿受批评也要坚持发,没有令行禁止。2013年8月,枣阳市监察局、人事局、财政局、审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落实的通知》。这个文件的出台告诉我们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不再是小事,不再是点名批评了事;这些规定告诉我们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不仅要处理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人,也要处理管理者、审计者。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财务人员要严格要求,对违规发放的津贴补贴,坚决不予入账,并责令整改,这是对校长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同时,我们在控制学校账内严禁发津贴补贴的时候,严防学校动歪脑筋,账外设立“小金库”,顶风违纪发津贴补贴。只要按照文件精神,账内账外一起严防死守,取消乱发津补贴才不是一句空话。

三、紧盯理财“高压线”,必须严加管控,制止新增债务


(未完,全文共21177字,当前显示12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