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探析
一、农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使用过程中缺乏严密的规章制度。一是项目立项不规范,导致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一些地方政府在农业项目立项时,不能科学客观地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群众基础、市场实际和项目效益情况,不做科学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只考虑专项资金数量大小,盲目申报建设项目,一味地为当地争取资金,建设政绩项目。项目资金到位后,不顾实际而盲目上马,受益农民群众积极性不高,往往造成“半拉子工程”、“钓鱼工程”,购置机器设备闲置,即使项目建成后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造成资金的使用效益低下,既浪费了财政资金,给群众造成损失,又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二是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执行财政资金报账制程序上、手续上不够严谨;票据管理不规范,存在白条或当地税务部门代开正规发票弄虚作假、套取专项资金、侵占国家资金现象。三是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审批者凭个人的主观判断和喜好来确定分配对象,批复项目和资金时厚此薄彼,立人情项目,拨关系资金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以专项资金名义向下级拨经费的问题。目前基层农业项目管理单位经费保障普遍偏低,项目工作经费普遍预算不足甚至没有。但项目又必须按期实施完成,因而以各种名义随意截留、挤占、挪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项目资金等问题层出不穷,使农业专项资金不能使用到位,项目得不到完整有效实施,达不到预期目标。在部分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中,容易受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思想影响,资金分配过于分散,不能发挥资金整体合力,也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配套资金不到位,挪用现象严重。一是配套资金难落实。目前国家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实施项目的自觉性,往往在下达项目计划时,均要求地方财政予以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农业专项资金因其特殊性更是如此,项目补助资金越大,配套资金量也就越多,而且硬性规定若地方不配套,就不能立项批复。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了地方经济发展,为了得到项目就由当地财政部门承诺保证落实地方配套(大多是虚假承诺,甚至财政部门承诺配套后由项目主管单位向财政部门反承诺不需要地方配套资金),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配套资金很难落实,只能采取作假账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应付上级检查,从而使项目建设的内容不能按期、全面完成,工程质量和效果难以保障。二是配套资金存在转嫁现象。由于扶持面较大,管理环节比较多,施工分散,致使农业资金使用、管理、监督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转嫁到农民身上,加大农民义务工比例,增加了农民负担;由于地方配套资金大多不到位,导致项目实施效果打折扣。
(三)财政拨付资金不及时。一是财政资金在拨付过程中有时滞留时间较长。有的采取多申报农业项目工程量,有的单位将工程任务分解基层,还有的单位对申报的项目根本就没有实施等,而将资金挪作他用。有的用于平衡预算,有的用于弥补行政经费等。二是拨付时间与实施项目需要有冲突。对于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县级财政部门一般将大部分资金在第
(未完,全文共16575字,当前显示12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