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5篇范文

第一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张海艳

杭州市财政部门近几年陆续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固定资产清理、往来款清理、银行账户清理和审验、出租(租入)房地产情况核查、财务收支检查等专项工作,发现部分单位存在坐支现金、账外设账、往来款长期挂账、固定资产管理零乱、专项资金未按规定使用、印章保管不符规定、账实不符等问题突出,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存在,其中一个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步伐的缓慢,应当引起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视。

从总体上看,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建设的进程上参差不齐,对会计内控的认知度和执行度也远远落后于企业,很少有行政事业单位花大力去设计一套系统完整、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思想认识不到位。大部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由领导说了算,财务部门仅仅充当“出纳员”的角色,只负责日常账务处理,没有真正发挥理财的作用,资金管理凭领导个人意图操作。对会计内部控制单位领导及其财务部门不了解也不重视,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安排,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只要按规定编好预算、取得资金和使用资金便可以了,而忽视加强对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管理。此外,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认为会计内控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无关,财务部门想实施会计内控但得不到领导及其相关部门的支持,因而无法坚持。

2.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的核心是行之有效的组织、分工、程序、方法、标准、守则和规程,但很多部门尚未制定系统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内控制度,包括经费开支标准,业务流程等,在实际操作中仅凭经验、惯例、或者是按口头不成文的规定办事,管理的随意性较大。一些部门虽然制定了一些会计内控制度和办法,却因陈旧滞后、不完整等种种原因而不能执行或没有执行,执行力低下,制定的制度和办法形同虚设。

3.人员配备、岗位分工不合规定。按《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但是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或其会计主管人员连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都没有取得。如一些协会学会等规模较小的单位往往因为业务简单或人员少,会计工作往往由其他部门的人员临时兼任,没有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缺乏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辩别和拒绝能力,在执行会计制度、法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从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一些单位没有按照会计内控的基本要求实行不相容职务的分设,造成职责不清,甚至出现会计、出纳工作由同一个人担任的现象,一旦出现问题,难以追究责任。

财政和审计等部门近几年逐渐加大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除常规监督检查、各类专项检查外,还通过调查座谈等途径了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对各单位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行为,遵守财经纪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市部门预算的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发现的问题还没有制定出有效解决或改进的对策和措施,一些单位对检查出来的问题也没有积极整改,因此亟需建立一套完备有效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单位依法理财、规范管理的自觉性。

笔者就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未完,全文共10230字,当前显示14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