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核裂变(核电站)与环境污染的报告

第一篇:关于核裂变(核电站)与环境污染的报告《关于核裂变(核电站)与环境污染的报告》

一个假期已经结束了,在中恒学校领导与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与本组成员积极努力的探索下,本组课题已取得了成果,下面对本组成员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一·选题背景

现代社会,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它充满了好奇,为什么它能有如此大的能量。但与此同时,核污染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鉴于此,我组决定对核裂变(核电站)及环境污染进行学习探究。

二·总体介绍

我组研究的课题是核裂变(核电站)与环境污染,在这一个假期中,我组成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分别从核裂变及其原理,核电站的结构,核电站的隐患,核辐射,核污染对环境影响,生活中的辐射等方面入手,进行探究。在了解其基本原理以及核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后,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在放假期间我组成员进行了多方探究,有的请教老师,有的查资料,有的去采访。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发掘其中有价值的资料并加以利用。为了本次研究,我组建立了一个群,便于组内交流。

在多方努力下,课题研究终于顺利完成了。

三·研究成果1核裂变及其原理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可以分裂,只有一些质量大的原子核,像铀,钍等才能发生裂变。在具备这一个条件后,还不能保证原子核可以分裂,需要吸收一个中子,吸收一个中子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两个到三个中子,并放出很大的能量,而放出的中子和能量又能使别的原子核发生核裂变······,使这个过程持续进行下去,这种过程叫链式反应。我们经常说原子能,但也许并不知其含义,其实原子能就是上面所说原子核裂变是释放的巨大能量。那么原子能能量到底有多大呢。举个例子吧,一吨铀----235的核的裂变将产生20000兆瓦小时的能量,足以让20兆瓦的发电站运转1000小时,与燃烧300万吨煤释放的能量一样多。

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核裂变的分裂方式可分为自发裂变和感生裂变。自发裂变是没有外部作用时的裂变,类似于放射性衰变,是重核不稳定性的一种表现;感生裂变是在外来粒子(最常见的是中子)轰击下产生的裂变。

核裂变是在1938年发现的,由于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需要,核裂变被首先用于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

武器——原子弹。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就是来自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目前,人们除了将核裂变用于制造原子弹外,更努力研究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为人类造福,让核裂变始终在人们的控制下进行,核电站就是这样的装置。

裂变释放能量是因为原子核中质量-能量的储存方式以铁及相关元素(见核合成)的核的形态最为有效。从最重的元素一直到铁,能量储存效率基本上是连续变化的,所以,重核能够分裂为较轻核(到铁为止)的任何过程在能量关系上都是有利的。如果较重元素的核能够分裂并形成较轻的核,就会有能量释放出来。然而,很多这类重元素的核一旦在恒星内部形成,即使在形成时要求输入能量(取自超新星爆发),它们却是很稳定的。不稳定的重核,比如铀-235的核,可以自发裂变。快速运动的中子撞击不稳定核时,也能触发裂变。由于裂变本身释放分裂的核内中子,所以如果将足够数量的放射性物质(如铀-235)堆在一起,那么一个核的自发裂变将触发近旁两个或更多核的裂变,其中每一个至少又触发另外两个核的裂变,依此类推而发生所谓的链式反应。这就是称之为原子弹(实际上是核弹)和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通过受控的缓慢方式)的能量释放过程。


(未完,全文共16530字,当前显示14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