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效果评价
通过日常工作中的检查,发现以下问题:
1、未能严格执行十八项核心制度。如放射科无签名嘱。
2、医务人员沟通、医患沟通不好。像超声科的患者不满意事件,均能发现部分医务工作者医务人员沟通、医患沟通不好,未能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3、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特别是检验科的病人信息写不完整事件,从中发现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直负责,导致了一些原可避免的不良事件。
4、医护巡视病房不到位。如外科的输液患者换药还得去护办找护士,是典型的医护人员巡视病房不到位。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明确各级各类医师、护士职责,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如首诊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扱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侧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査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对年较大的,特别是重病人、老年病人加强巡视病房及其家属沟通,对可能出现的后果医方均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好应对准备。2加通责任心,要求每位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对待自己的工作。加强巡视病房。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各科室的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全院形成良好的学习氖围。
4、加强医患沟通,使病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有大概的了解,不能你自己心里有数而病人不理解,一旦出现效果不好,就会导致纠纷的发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要凭良心做事。
通过对全体医务人员不良事件的培训,加强了对不良事件的认识,提高了对不良事件上报的积极性,明确了对不良事件概念的判断。
第二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
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结合《患者安全目标》,制定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具体如下: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及范围: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正常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发生本可避免的涉及医疗安全的不良事件/缺陷。
包括:
1.可能损害患者健康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事件;
2.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事件;
3.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
4.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
5.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
6.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
7.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
8.可能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损失的事件;
9.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
1.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分三个级别:
(1)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2)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3)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重度残疾或死亡。
2.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3.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4.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未完,全文共6787字,当前显示143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