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现阶段,社会和谐稳定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而农村劳动力能充分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对社会和谐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切实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就业,以及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面前的迫切任务,也是现阶段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
2015年北京农村劳动力388518人,经济活动人口为373110人,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408人。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男性为197049人,占52.81%;女性为176061人,占47.19%。总体而言,男性劳动力仍明显多于女性劳动力,男女劳动力比例大致为118/100。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年龄在16~35周岁的劳动力140610人,占37.68%;36~45周岁的劳动力124249人,占33.3%;男性46~60岁、女性46~55岁劳动力共108251人,占29.02%。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7780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4.4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82644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1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266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39%。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技能劳动者17115人,占技能劳动力的23.66%。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
从农村劳动力现状和几项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二是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1.信息渠道不畅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倾向于到大城市中谋求自己的就业机会,从而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是向大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不对等,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能与社会需求很好对接,供与需之间形成错位。大城市中需要的高学历并且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劳动力,但农村劳动力本身对于需求信息的了解不畅,造成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信息渠道不畅。
2.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着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如基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职业技能储备不足、实践能力欠缺、职业规划意识薄弱、适应社会能力不足、缺乏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证书等问题;存在着这些问题的农村劳动力在社会求职大潮中,被学历高的应届毕业生、经验足的社会求职人员等高层次求职人员所超越。农村劳动力面对未来职业规划和现阶段求职越来越力不从心。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和权益维护意识缺乏
(未完,全文共19402字,当前显示11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