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大国崛起第八集观后感(寻道图强)

第一篇:大国崛起第八集观后感(寻道图强)一个国家的惯性

——《大国崛起》第八集观后感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所以除非施加外力,才能改变这种惯性达到另一种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一个国家亦然。俄国在他的历史进程中,在试图改变“落后的惯性”迈向崛起的路上,出现了两位举足轻重的统治者,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相同的角色,虽然最终未能达成期待的目标,却也为推动国家进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分别是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

一、唯我独尊之彼得一世

17世纪的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从而一度被轻视。那时的俄国,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为改变这种现状,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学成归来后,彼得一世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他用野蛮的方式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他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夺取出海口;他改革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地位;他改革宗教,加强皇权;他甚至亲自审讯反对改革的太子,并在杀了太子后表现的若无其事。

随着改革的推进,彼得一世将个人意志全部投入到了权利中,在打败了强敌瑞典之后,他下令建造起一个面向欧洲的新首都圣彼得堡。在这种唯我独尊的信念支配下,俄国迅速地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没过多久,俄国已经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的大帝国。

纵然有着广阔的国土面积,但在国内实施改革的路始终过于艰难,一个君王的力量始终无法抵抗一个国家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力量。虽施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成效难显,当时俄国的经济仍旧过于依赖于农业,彼得一世改革最终停留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表面。

二、求同存异之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女皇,德国人,在一场政治婚姻中嫁给了得三世,她嫁入俄国后首先做的就是将自己变成了一个纯正的俄国人。叶卡捷琳娜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放弃了原来的信仰皈依了东正教。她的作为,让俄罗斯人深受感动,当她拖着病体,在皈依仪式上用略带日尔曼口音的俄语背诵了长达50页的祈祷文时,曾经一度反对她的大主教也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自野心勃勃的叶卡捷琳娜坐上统治者的位置后,也开始着手一系列的变革,试图将俄国推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在这条路上,她力图以求同存异地方式达成目的。

对内,她加强贵族官僚的国家机器,扩大贵族特权,维护和发展农奴制。她曾召开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并为这个委员会写了《圣谕》,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最终不了了之;她也曾颁布“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敕令”,加强了贵族在各地的权力;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她实行强制的俄罗斯化政策;她颁布《御赐贵族特权诏书》和《御赐城市特权诏书》,使贵族成为社会上的特权阶级……

对外,为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她打开了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击败了俄国的老牌敌人土耳其和瑞典,还和普鲁士和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但这并不能说明女皇本人是个战争狂人,事实上,她赞助和支持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比西欧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的资助哲学家和艺术家。

在历经一些列挫折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终究也是浮在表面,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女皇想要改变的这个国家的固有落后的惯性是那么强大。所以,俄国社会的一大顽疾——农奴制非但未被废除,反而在她在位期间发展到顶点,这个棘手的难题也只能推给她的后代去解决。


(未完,全文共7770字,当前显示14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