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观后感11
在社会实践课上,我们观看了为庆祝“建国60周年”推出的《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主要展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到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历经艰辛,茁壮成长,最后与各民主党派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斗争中,同舟共济、团结奋斗,最终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也是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剧中有几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是。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其他民主党派对话,“没有这几十万条破枪,谁会和我们谈”。这说明了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拥有一定的实力。
第二个是。面对当时国内的经济形势,蒋介石为了挽回国内经济的颓势,派蒋经国赴上海施行经济管制。1948年8月下旬,蒋经国作为上海督导员,施展铁腕整顿经济,并实行物价管制,但是以失败告终,国内经济已大势已去。在上海施行管制的时候,蒋经国的铁腕仍然搬不动大资本家、大商人和大官僚及黑恶势力。“打虎”工作显得苍白无力。
第三个是:在南京中山陵的音乐台,天色惨淡,一群白鸽飞过,尽显一副苍凉的景象。面对国内经济已经大势已去,以及蒋经国在上海遇到的那些障碍,蒋介石已经表现出力不从心。他的那句话“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反,是亡党;不反,是亡国。”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他选择了不反,最后亡了国。第四个是:当国民党炮轰延安时,毛泽东毅然决定离开延安,面对同志们的不解,毛泽东道一句“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会以一个延安换回整个中国”体现了他确实拥有长远目光。他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强调了革命战斗中人的重要性,说的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五个是。当刚宣布蒋介石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时,老蒋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他的手下顾祝同却报告“委员长,延安丢了。”。颇带有讽刺意味。老蒋顿时表情的变化,耐人寻味。
第六个是:闻一多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讲: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李公朴)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李先生赔了一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这一幕让我看到了民主人士的正义感和执着,却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第七个是。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台湾那边,蒋介石面对的却是南国的秋雨,让我们看到的是年老的孤独而又悲凉的背影。
为什么最终蒋家王朝覆灭了呢。虽然从电影里我们看不到那些细节。蒋介石认为:“我们这次的失败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到了自己。”他总结了4条“自己打倒自己的”的原因:
第一,内部不能精诚团结,因之予奸匪以分化挑拨的可乘之机;第二,违反国父遗教,大家不以服务为目的,而以夺取为目的;第三,丧失了革命的党德,不能以个人自由与能力,贡献于革命大业;第四,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不知道名族道德的力量和名族精神的伟大。蒋介石认为,他的军队也是“六无”之军,及“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底”的军队;军人也就成了“六无”军人,即“无信仰、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气节”的军人。
由此,蒋介石得出的结论是“非失败不可”
(未完,全文共10720字,当前显示14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