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德的核心的思考
摘要。我国的道德教育一直处于尴尬境地,是因为没能真正认识道德的内涵。本文指出,在现代社会,道德的核心应该是公平。并从道德建设的目的和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两个方面分析,解释道德的核心应该是公平的原因。
关键词:道德的核心公平
abstract:china’smoraleducationisbeinginahardplacebecausethevalueofmoralityhasnotbeenwellunderstood.thisarticlepointoutthatfairnessisthecoreofmoralityinthemodernsociety.furthermore,thereasonsaregivenfromtheintentionofmoralconstruction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conomicfoundationandthesuperstructure.
keywords。thecoreofmorality;fairness道德和道德教育一直被教育工作者视为全面发展的人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讽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一直是令教育者头痛、令受教育者厌烦的负担。德育工作之所以会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道德。因此,中国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要想走出困境,首先就要弄清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
道德的核心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人们通常会有不同的主张,笔者更认同现在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的一个观点——道德的核心是公平。
一、作为道德的核心——公平的含义
作为道德的核心,公平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获得利益的机会均等;一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第一层含义说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在利益面前,“起跑线”应该是一致的。这可以再引申为:理论上,当所有的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开跑后,
1谁有能力先跑到利益面前,谁就该获得利益。但是,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起跑的,这就必然会导致社会生存状态的不平等。比如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与出生在边远山区的孩子从没出生(如胎教)就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更不用提随后的教育等等一系列的差距。可能两者都付出了同样的努力,但,最终前者可能出类拔萃,而后却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由此造成的生存状态的不平等,就需要社会和优势群体对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源于公平的第二层含义——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政府、社会、优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求助不仅仅是出于什么人道主义,而应该理解为,是因为优势群体占用了本来应该平分给弱势群体的那些有限的社会资源(比如教育资源),才使自己成为优势群体而对方成为弱势群体的。而政府、社会本来应该是充当公平地分配这些资源的角色,可是为了种种原因而让弱势群体成为社会发展的牺牲品。所以,优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其实是对占用弱势的社会资源的一种回报和偿还,而政府、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各种援助也源于他们本身应该履行的职责,这属于社会利益的第二次分配。换言之,弱势群体得到的,都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而不是任何组织或个人的施舍。他们得到了,是应该的,是社会道德社会公平的体现,他们得不到才是社会的不道德不公平。这也就是公平的第二层含义所讲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对于优势群体或是弱势群体都是如此。
(未完,全文共15765字,当前显示13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