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警示教育常开展 反腐倡廉警钟鸣

第一篇:警示教育常开展反腐倡廉警钟鸣警示教育常开展反腐倡廉警钟鸣——观《一个州长

的疯狂》有感

通过观看《一个州长的疯狂》,一段段视频、一幅幅图片,真实再现了腐败分子——云南楚雄州州长杨红卫腐化堕落的过程和我们党严惩腐败的决心,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

杨红卫在镜头前痛哭流涕的深深“忏悔”,可以用血与泪来形容。然而,这“忏悔”终究来得晚了一些。它是用国家的巨额损失和个人的前途丧失换来的。在这触及心灵的“忏悔”中,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腐败带来的是政治上的自毁前程和身败名裂。纵观贪官们的人生历程,他们大多是起初扎扎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只因贪的欲望太强,从座上宾沦为阶下囚。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珍惜自由,珍惜名节,在工作中遏制贪欲,既要干事,也要干净。

都说“利令智昏”,其实,权也能使人“智昏”。我们党员干部要汲取腐败分子的教训,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权力与责任、权力与义务的辩证关系。权力意味着责任,更大权力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如果一旦忘记了责任,权力就会失控,就可能像腐败分子那样,用权力的“双忍剑”砍倒自己。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习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工作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可谓任重道远。

做官必先做人。官品源自人品。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却必须首先是好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的能力可以有大小,职务可以有高低,但人格、“官德”不能低。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有人给为官者作了这样的界定:清官无私、好官无畏、昏官无信、贪官无耻。这句话很精辟。清官并不是做了官后才清廉,而是首先应当具有无私的品格,然后为官才能清正廉洁。同样,贪官也是因为抛弃了做人的廉耻之心,才在官位上以权谋私,贪得无厌。由此可见,好人才能做好官。没有好的人品做底子,缺乏做人的基本品德,就会人品不端、德品不修、官品不正,一旦权力在手,势必生邪心、走歪路、办坏事。古人云:“德不厚者不可使民”,道理就在这里。有好的人品,才能使为官者忠于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永不懈怠,才能在各种思潮激荡和政治风波中明辨是非,看清主流,矢志不移地站在党和人民这一边;有好的人品,才能使为官者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勤政爱民,真心实意为公众做事,才会在看到群众吃不好穿不暖有困难时寝食难安,而不是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有好的人品,才能使为官者遵纪守法,修心正身,保持人格和气节,慎用手中权力,才能经得住权力、金钱、美色、人情等的考验。

从政以德为先。古往今来,为官“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官德,指的是官员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政治操守,如果不讲修德,只想做官,这样的人往往急功近得,不顾民情,不讲实际,一味追求显型政绩、轰动效应,甚至会为求官而不择手段,走到投机钻营的邪路上去。这样的人一时也许能做官,但纸里包不住火,最终还是得丢官。“官德”优劣关系到领导干部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在位而尽其才,在德与才的关系中,德是前提,制约着才的发挥方向和发挥程度。因此有人对干部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德才兼备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毛泽东曾教导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正是道出了“从政德为先”的道理。


(未完,全文共12589字,当前显示14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