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任导师”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最终版]
南宁九中罗儒全
一、“科任导师制”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1.“科任导师制”提出的背景、方向意义
长期以来,虽然国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不少学校面对来自社会、家长对中考高考的期待,教师面对来自学校、家长以学业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业绩评价,学校重学科教学管理,轻健康人格培养的惯性依然强劲。
本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地处市中心闹市地带,学生来源背景复杂,大多来自居民区、小商贩和单亲家庭,学习习惯、品行养成、心理素质等方面均存在许多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班级教学管理重视学业,强调成绩,忽视人格,重视群体,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针对此,如何加强学生思想品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活管理,如何切实地引导学校和教师从原有的、单一行政班级模式的管理,转向新的多样化共同育人的管理模式转轨,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的学业、生活、心理、品行等新的指导方式和策略,从而保证让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就是一个迫切而必要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生成“科任导师合作育人小班化管理模式研究”课题,旨在探寻一种既能提升学生思想心理品质和学业特长,又有别于传统班级管理的新模式,并为之寻求理论上的支撑。
2.“科任导师制”研究与实践的理论意义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教育应当适应认识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不同学历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育方式及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认为,人至少有八种智能,不能依固定统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不同的学生;我国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每一位学生都应受到关爱,主张“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师制管理的理念就是打破大班统一标准的传统化管理,打破依靠班主任一个人“独立”的管理方式,使班级内的每一层面、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得到科任导师个性化的、亲情化的管理,得到相应科任导师有针对性的、因人而异的同时也是全方位的帮助和关爱,达到不同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责任就是创造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建构人格的具体环境,导师制使这种责任的落实成为科任工作的具体内容,在以小组的小班化为基本单位的环境内,导师可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生活情况,引导学生不断自主建构理想人格。
二、“科任导师制”研究实施的基础
导师制最初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当时在牛津、剑桥率先实施导师制,以后逐渐在伦敦大学及其他许多学校推广,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进行深入学习,主要是针对专业学习方面。但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我国一般只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
(未完,全文共20238字,当前显示11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