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专题绍兴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思路研究

绍兴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与创新思路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的基本情况

1.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力度逐年加大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2006年到2009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涉及农业和农村的科技计划项目439项,其中国家级、省级项目255项,绍兴市地方财政投入涉农科技研发经费近2500万元。在2009年立项的35项省及国家级的涉农项目,上级财政支持科技涉农经费1238万元。

全市每年财政预算安排620多万元,用于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开展农业课题研究,村级农技员农技推广活动经费补助和对农技人员的表彰奖励等,并明确农技推广专项资金随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步增加。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全市已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由市、县、部门、乡镇(街道)、村五级农村信息服务机构组成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农民信箱用户达到30万户,已建成村级2099个行政村网站,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5%。

2.科技支撑能力提升

1农业科技企业快速壮大。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大农业科技企业的培育力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长足进步。全市有6家农业龙头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4家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企业,有56家农业科技企业建立了省级研发中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9家,200余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50%以上的建立了企业研发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超过270亿元。

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2004年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升格为农科院,下设糯稻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生态和质量标准研究所(绍兴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茶叶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信息与培训中心、旱地作物研究所、绍鸭研究所和水产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创建了水稻育种公共实验室、农产品检测中心实验室、黄酒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等六个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绍兴文理学院建立了生命科学学院,其生物科学是教育部重点专业,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省级实验室,细胞生物学是市级重点学科。全市已创建2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43家市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涉及到茶叶、蔬菜、畜禽、水产等七大特色产业,以及饲料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人员队伍有所扩大加强。2010年全市市县两级实有农业专业技术研究推广人员1800余人(其

2中高级职称303人),比2004年增加了200多人,研究涉及的领域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的范围与面积较十一五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绍兴农业高科技园区示范作用逐步显现,在3.06万亩示范区内建立了新品种引繁、无公害种养等一批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成了5000㎡孵化大楼、60000㎡孵化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在孵农业科技企业21家;引进中国农科院、江南大学等4家高校院所。

3.科技创新应用能力明显提高

科技新成果不断涌现。每年全市重点推介主导品种、新技术分别超过200个、100项。糯稻优质高产育种研究、超级稻引进试验示范、名优茶开发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绍兴麻鸭选育和新嵊长毛兔选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至2009年,全市共取得市级以上,登记农业科技成果136项,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进步奖58项(其中省级科学技术奖19项),实施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100项,我市多个领域技术应用推广水平达到省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


(未完,全文共40096字,当前显示14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