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村级权力规范运行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运行基层权力,是维护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区坚持从抓基层、夯基础出发,注重制度完善,狠抓队伍建设,强化督促检查,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初步构建起“制度完善、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体系,村级权力逐步得以规范运行。
一、抓建章立制,着力堵塞制度漏洞
坚持从完善制度着手,查漏补缺、狠抓预防,严密监控、严肃审计,有效规范农村基层权力运行。
(一)建立事前预防制度。以收入支出审批、财务管理公开、资产台帐建立、人员岗位职责等方面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源头预防腐败机制。一是实施“三签字”。村民(代表)大会、村委会、村民议事会逐级授权,由大到小各自履行资金审批权,各项开支的支出票据实行经手人、审核人(监督委员会主任)、批准人(村民委员会主任或居民委员会主任)“三签字”,在源头上杜绝职务犯罪的发生。二是实行“回避制”。在所有乡镇(街道)成立代理会计核算中心,村级财务核算统一由各代理会计核算中心实施;明确村级“两委”主要负责人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本村的报账人员,由村民委员会提出报账人员聘用,经村民决策机构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镇财政所和农经管理机构备案。三是做到“五必到”。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实行“五必到”制,即村“两委”研
—1—究重大事项、使用大额资金开支、验收村组工程、集体资源承包、村级财务清理时,村务监督员必须到现场,并逐项填写现金收支公开榜,及时张榜公开。
(二)建立权力监控制度。建立健全“三个制度”,着力解决农村基层权力监控制度缺失问题。一是构建村务监督制度。制定《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导则(试行)》,建立《村民会议对村民议事会的授权试行办法》等配套制度,采取议事“六步法”等措施,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形式、工作机制,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更加注重对村“三委”干部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确保村务监督委员成为基层权力运行监督的主要力量。全区120个村(社区)全面组建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议事会决定落实率为95.5%,群众对村民议事会和村干部的满意度达到98.7%。二是创新民主监督制度。在全区开展“民主议政日”活动,建立村民评议制度,规定每月28日为“民主议政日”。印发《关于在农村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确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将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等作为重点内容公开。实行村组议事会成员包户联系制度,定期深入农户宣传政策以及议事会决议情况、执行情况,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全区所有村(社区)都规范建立了村务公开栏,98%的村达到了规范化要求,群众对基层工作满意率达97%。三是建立村级干部管理制度。制定《关于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制度,突出监督重点,重点抓好对“一把手”的监督。建立村级领导干部准入、日常监管和任期考核制度,建立干部管理长效机—2—制。
(未完,全文共15043字,当前显示12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