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之亮点连连看

来源:虎嗅网

董毅智律师2014-02-1715:42

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台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即将实施之际,在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保护日即将到来之时,国内各界对该《办法》的关注普遍高升。

相比2010年实施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新版《办法》名称显然短多了,管辖范围更广些,更适用当下网络交易特点。当然我们现在就新版《办法》中提到的几个亮点说道说道,以传道解惑也。

亮点一:细化消费者保护措施

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办法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应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这可以说是对近年出现的支付宝信息泄露、聚美优品信息泄露、快递信息泄露、1号店信息泄露等事件的一个立法交代,防微杜渐,避免历史重演。

在网络交易安全方面,办法坚持了个人网上开店的“实名制”原则。办法要求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自然人,应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并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交真实身份信息。这是网购闭环尚不完善的网络交易的福音。

在售后服务方面,新办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无理由退货,但消费者定做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消费者拆封的数字化商品、报纸和期刊等除外。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并承担退回商品的运费,这是为了避免滥用无理由退货的权利。当然该条制定对于经营者而言,责任过于重大,大大提高了运营成本,至今仍是备受争议的。

此外,《办法》通过规定经营者义务的方式来维护消费者权利。如经营者应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址、联系方式、退换货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等信息;应采取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交易安全可靠;应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等。亮点二:净化网络交易市场,打击不正当经营行为

恶意“打差评”、“刷业绩”等,都是网络市场常出现的一些特有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市场经营秩序。办法针对这种情况,规定了六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对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不得从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扩充描述,为规范这些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依据。

禁止使用“霸王条款”。办法规定到,经营者不得确定最低消费标准或另行收取不合理的费用,不得作虚假宣传和虚假表示,不得使用“霸王条款”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免除经营者责任,不得泄露、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向其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等。

此外,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亮点三:第三方交易平台特别约束

交易平台不得任意调整网店“评级”。以淘宝为例,商家的桃心、钻石、皇冠、金皇冠等“标记”代表商家累计销售的数量。如果交易平台随意调整评级机制,这样的标记很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办法鼓励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为交易当事人提供公平、公正的信用评价服务,对经营者的信用情况客观、公正地进行采集与记录,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信用披露制度以警示交易风险。亮点四:网络“水军”不再打游击战


(未完,全文共16372字,当前显示13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