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监狱工作要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

胡锦涛主席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了“四大危险”尖锐的摆在全党面前,亟待解决,即精神倦怠的危险、能力不足在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了第一位,震聋发聩,令人警醒。其实在我们的监狱管理工作上也同样存在着精神倦怠的危险,也同样尖锐的摆在我们监狱民警的面前,同样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所谓精神倦怠,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失去了信仰、目标和斗志,或者是因为外部环境、和自身态度等原因而不思作为、不思进取,不想作为、不想进取。精神上的懈怠是百般懈怠中最可怕的一种懈怠,如果这种倦怠体现在监狱的工作上,是十分危险的,作为一个普通人,精神如果不佳,影响的也许是个人的生活和发展,而作为一名肩负改造教育罪犯重任的监狱民警,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则事关社会的和谐发展,事关刑罚的公正执行,事关监狱发展的大局,事关监狱的安全稳定,事关罪犯的改造质量,所以说,监狱民警精神倦怠情况得不到改善后果那将是灾难性的,势必给监狱实际工作造成混乱。作为监狱民警最不能丧失的,莫过于精神,最危险的懈怠,莫过于精神的懈怠。

首先是工作性质的因素造成监狱民警精神倦怠,监狱管教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领域。就其环境特征来说,有学者概括为:封闭的工作环境,沉重的工作压力,紧张的人际关系。监狱民警,作为多重社会角色聚为一体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执法者,又是特殊园丁,心理医生,生产的技师。因此,社会常常忽略了他们从事这项职业时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忽略了在监狱这个封闭的环境中,不仅罪犯面临着适应问题,监狱民警同样面临着适应环境的问题。常年累月在一个大院上班,特别是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监狱民警,常年只能和罪犯相伴,累月干的是相同的重复性的工作,整日眼前晃动的始终是身穿灰色白条衣服光头的罪犯,色彩单一,工作单调。当前,自上而下评价监狱工作的绩效主要是以监管安全为标杆的。监狱是否安全,罪犯是否安全,有无罪犯脱逃,有没有发生狱内案件成为监狱的基本命题,监狱干警工作中面对的都是安全的责任、安全的承诺、安全的高压线,从而使监狱民警精神上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高度压抑状态。超时工作,越是节假日期间,监狱干警越是得不到休息,导致民警的身心俱疲,和家人的人际关系紧张,继而产生家庭矛盾,致使民警普遍缺乏工作激情和进取心,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次是外部环境的因素造成监狱民警精神倦怠,监狱的民警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无论是生活的原因还是家庭的原因,他们都渴望取得一定的社会资源,一般来讲,监狱民警目前所受到的尊重仍旧很低,这一点经常反映在监狱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社会待遇上,职业价值得不到有效承认,导致民警只把职业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缺乏工作的激情和欲望。由于监狱的封闭性,使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隔离,致使社会对民警的评价与改造教育本身的价值标准之间形成矛盾差异。尽管监狱民警是执法者,又是特殊园丁、心理医生,生产技师多重角色集于一身,然而社会上一般能认可医生或者教师的内在价值,能认可公、检、法等机关执法者的社会价值,而监狱民警却没能得到公众类似的尊敬,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民警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创造性和对本职职业的热爱性,使民警自我价值丧失,民警的合理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然而然地从精神上会产生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


(未完,全文共17660字,当前显示139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