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峡地质灾害防治研讨会上的致词-福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16号
关于加快我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意见》精神,遵照省委书记、省长对省老科协开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专题调研的批示,今年5月5日至7月17日,省老科协组织调研组先后深入到9个设区市30个县市区调研,察看了74个种植、养殖、加工现场,召开了27场座谈会,收集98份有关资料,听取219人的情况介绍,与上百名生产经营者交流,并与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等有关专家座谈。在此基础上,经综合分析研究,形成这份报告。
一、我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1、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特色优势农业成为增产增收的新亮点。
近年来,我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传统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新兴特色产业步伐加大,特色优势农业规模不断扩大,特色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聚,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产业链条逐步延伸。
我省蔬菜、水果、茶叶、花卉、食用菌、中药材等主要特色经济作物保持多年增长的好势头,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林竹业、畜牧业、水产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下,农业效益不断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据调研了解,去年全省蔬菜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食用菌产值亿元县超过30个;茶叶总产量达34.7万吨,居全国第一,安溪县农民纯收入的56%来自茶产业;果园单位面积产值比十年前提高213.2%,水果吨价值比十年前提高102.3%,水果生产由全国第13位提升至第2位。
2、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大,特色优势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各地用足用活中央和地方扶持政策,资金、土地等不断向特色优势农业倾斜。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财政去年支持设施农业2亿元,促进了蔬菜业快速发展。全省各地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加快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作物设施种植、工厂化生产和畜禽养殖设施化发展,成效明显;许多地方创造性地推出龙头企业贴息贷款、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农业保险等政策性措施和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健康发展。
调研发现,各地抓龙头、建基地、打品牌、拓市场、深加工、扶协会,呈现出许多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生产聚集区或加工区。闽西北结合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特别是林下经济发展迅速;闽东南发展园艺产业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外向度较高;全省沿海利用海洋优势,发展新型海洋渔业,鲍鱼、黄瓜鱼、海带等养殖突飞猛进,渔业产业优势不断凸显。
各地农业龙头企业发挥着带动引领作用,产品质量、市场份
额、品牌建设不断拓展,涌现出一大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争创了一大批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一些地方还把特色农业向休闲农业延伸,把资源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
3、注重科技示范推广,推动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各地加大示范项目和平台建设,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培训、示范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了新品种、新技术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壮大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厦门种业、漳平永福花卉、永春香产业、福安和建阳葡萄等,都是从无到有,通过科技力量发展成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未完,全文共15002字,当前显示13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