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芳礼助人为乐精神,看哲学中的辩证法的演讲稿
第一篇。从白芳礼助人为乐精神,看哲学中的辩证法的演讲稿我从量变质变角度分析了白芳礼助人为乐的精神,主要从上述三个方面论述。在引言,我们一起认识白芳礼,了解他所获的各类奖项。
一、白芳礼老人的支教之路。
在白芳礼老人打算颐养天年之时,74岁的他开始了支教工作,并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支教公司。
公司成立后,老人每月都向天津的几所学校送去赞助费,这些是“支教公司”全部税后利润。
白芳礼捐款金额高达35万元。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
二、分析白芳礼助人为乐品质的形成
(1)白芳礼助人为乐品质的量的积累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质变需要以量变作为基础。量的变化积累起来,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引起质变。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这些都体现了量变的积累。在白芳礼节衣缩食的积攒下,18年如一日,靠着一辆三轮车,总共捐出了35万元善款,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
(2)白芳礼助人为乐品质的质的飞跃
唯物辩证法认为,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也都说明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从第一次捐款5300元钱到2001年最后一次捐款。由一种爱心举动上升为一种大爱奉献。白芳礼老人的“蹬三轮车事业”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他的举动正是体现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正是我们在社会共产主义道路上前进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的助人为乐精神已经达到了质的飞跃。
三、白芳礼助人为乐的精神世代传承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新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引起新的质变,如此交替,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这就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白芳礼的助人为乐精神,在我们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一)要有“与人为善”的爱人美德。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助人为乐的基本前提。
(二)要有“乐善好施”的自愿品德。扶贫帮困,敬老助残,为他人解疑释惑,排忧解难,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三)要有“雪中送炭”的救助品德。中华民族有许多扶危济困的感人故事,给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提供了最为需要的救助。在许多危机时刻,我们要伸出温暖的双手,使危难化验为夷,使生命转危为安。
白芳礼,他用行动检验了真理,他的支教工作达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他的品质感染了我们,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传承白芳礼精神,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青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平凡中的感动——白芳礼平凡中的感动
一位平凡的老人,每天凌晨6点都会骑着三轮车穿梭在人群中,风雨无阻。数十年如一日,依旧坚持着一个信念“自己苦点累点没有关系,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钱到学校有书可以读。”这是20年前老人骑三轮车的动机,也是老人20年来每天都去蹬车的追求和梦想。
那位平凡的老人,就是——白芳礼。
老人出生于1913年5月13日,他从小没念过书,一辈子也不认识几个字。13岁时,他离开了河北老家,靠蹬三轮车维持生计;解放之后,他成为了运输场的一名工人,靠拉三轮车。他成了劳动模范。虽然不识字,但是他很喜欢知识,尤其是喜欢有知识的人。
(未完,全文共13811字,当前显示14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