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安徽省池州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长办公会送审稿)(1) 2五篇

第一篇:安徽省池州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长办公会送审稿)(1)2安徽省池州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

(送审稿)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上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推进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池州市已列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为着力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有关工作,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础条件

池州地处皖江南岸,人口160万,面积8272平方公里,下辖三县一区和九华山风景区。

(一)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3%,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池州市生产总值300.8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1476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1.7:

35.9:42.4调整到2010年的15.2:46.6:

38.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

快。

(二)生态环境优良

池州市为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7.85%,各级自然保护区占到国土面积的13%,大气环境质量多年位居安徽省前两位。2010年4月初,温家宝总理视察池州时赞誉,“池州非常美,有河有湖,有山有水,生态环境很好,人也很热情”。

(三)碳排放强度下降

2010年池州市能源消费总量为354.1万吨标准煤,万元gdp单耗1.177,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870.72万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2.89吨/万元。在全市能源结构中,二氧化碳排放大部分来自于工业,主要耗能行业有建材、有色、化工、电力等,分别占能耗的34.5%、2.7%、6.5%、14.9%。

“十一五”期间,全市一次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9.5%,低于gdp年平均增长15.4%的增速,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7.44%。二产能源消费中,通过余热余压发电等节能技术手段,年产自供电量4.6亿千瓦,节约标煤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6万吨。

(四)低碳工作基础

一是成立了池州市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及市政府秘书长任副组长,加强对全市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

化工作的领导。

二是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的决定》、《加快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省住建厅、池州市政府合作共建池州低碳生态示范城市框架协议》、《池州市农业产业化411转型倍增计划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推进低碳发展。

三是积极推广使用非化石能源。全市已建成“三结合”沼气池83534口,入户率达26%以上,建池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入户率位居全省首位,已建成了20个“千池乡镇”和464个“百池村”。30%的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面积218万平方米。开展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工作,已有250余万平方米的新建建筑设计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已实施地源热泵应用面积25万平方米。

四是启动低碳相关研究。已开展低碳城市发展路径选择、森林土壤碳库估算、湿地碳汇、能源消耗碳足迹等基础性研究。联合池州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低碳技术研究平台,并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吸引高端人才进企业开展低碳技术研究。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未完,全文共22102字,当前显示14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