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问第一

所在单位:漳州市安全生产执法支队

通讯地址:漳州市胜利西路118号(市政府大院内40幢)邮政编码:363000

三问第一

安全第一,耳熟能详。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于“安全第一”这四字更是津津乐道——在各种企业领导的会议讲话中,在安全生产月的工作总结里,在公司大门的门楣上,在车间厂房的墙壁上……然而,安全真得就是第一了么,安全又是如何第一的呢。

并非所有企业都自发意识到,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责任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有的企业,单纯认为安全监管是政府的事,发生事故前,自身监管一片空白,出现险情时,坐等政府出面排忧解难。由此可见,推动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本文围绕安全监管中间环节提出三问,目的不在评断谁为第一,旨在抛砖引玉,与大家一同探讨,如何将“安全第一”这一口号落实到行动中去。

一、“结果”与“过程”,谁为第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只看结果,单纯从数字指标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工作是否有成效简单理解成事故伤亡人数、财产经济损失等几项指数是否超标,却忽视安全生产投入是否到位、员工安全意识是否提高等具体问题在安全监管的过程中是否落实。

上述问题反映出,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自身的安全观1

存在误区。安全不是贴在墙上的一纸标语,不是叠在桌面的大本台帐,更不是几项统计指标。安全的对立面不是事故,而是风险。因此,安全监管的最终目标不是零事故,而是零风险。零事故仅仅说明企业目前没发生事故,但并不能证明企业消除了事故发生的风险。只有将日常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风险,保障安全。

因此,在企业的日常监管中,过程与结果两相比较,过程更为重要。

二、“物的状态”与“人的行为”,谁为第一

生产安全事故本质上虽属意外,但也有规律可循。依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是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后果,简单理解就是初始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这是一个链条。传统、社会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失误、事故伤害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旦第一张倒下,就会导致第二张、第三张直至第五张骨牌倒下,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出现相应的损失。按照事故致因理论的解释,事故是因为某些环节在连续的时间内出现了缺陷,这些不止一个的缺陷构成了整个安全体系的失效。因此,安全管理的重心应该放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因素的事前预防上,对事故不该宿命式的等待,而是积极预防。

在日常实践中发现,企业界在生产安全的日常检查中,普遍把物的安全状态放在远远高于人的安全行为的地位,这是对“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背离。诚然,物的安全状态和人的安全行为是企业本质安全的基础,但是,物的安全状态不会自动生成,背后依然要靠管理者和操作人的行为。安全生产,关键在人。人是生产安全中的决定性因素,最终决定本质安全的是人而不是物。无论生产形态怎样变化,安2

全设施怎样发展,都改变不了人在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事故的发生是有一定规律的,安全背后的责任,不能单从表面的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检查整改。根据统计数据,随着安全科技的进步和投入的增加,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事故大幅下降。21世纪以来,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大约占事故总数的88%-90%。


(未完,全文共10552字,当前显示13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