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促新经济发展广东多所高校发力新工科

近期,“新工科”教育受到各大高校的关注和响应。

不过,围绕高等教育领域工程教育的理念、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在一些地区早已开展实践,广东便是其中之一。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广东需要更多高级技术工人,需要更多的工程师。这无疑需要更强、更大规模、更适应产业实际的“新工科”教育。

“新工科”广东实践

广东高校工科教育改革,几乎是与广东经济的转型同步。

2008年之后,珠三角制造业以成本优势打天下的增长模式开始调整。国际订单波动、综合成本的抬升,一度使得不少制造企业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一场经济转型运动开始展开。无论是广东的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希望通过科技、商业模式、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创新,从而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制造成本的下降,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种思路后来演变成广东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1年,广东就着手推动高等教育体制综合改革,为经济转型做铺垫。这一年,广东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协议》,彼时的基本思路是,广东应依靠市场化程度高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与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学科建设不一样的新路子。

这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思路,一直延续到近年来广东着力推动的“高水平大学”及“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其中的重点,便是与制造企业密切相关的工科教育。

工科教育则是教改中的重要一环,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指出省内工科教育的三大症状: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脱节情况突出、工科教育薄弱与教师队伍普遍缺乏产业经验和工程背景,以及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的主动性和互动式学习比较欠缺。

对此,广东省教育厅计划推动高校与企业联动,即建立工科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制度,同时吸引企业兼职教师到高校工作,密切与企业合作。

“新工科”落地之后,广东各高校围绕该概念的建设则显得尤为积极。

中山大学在今年新成立的深圳校区将重点布局两个学科,除了其传统优势学科医科外,另外就是“新工科”,将针对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新型产业专业进行布局,也包括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招生计划显示,中大深圳校区主要是根据深圳的需求和产业特点,重点布局医科“强项”、补齐工科“短板”,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对此解释:“中山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但其实工科是短板,我们在深圳校区办学,补的就是工科的短板。”

工科名校华南理工大学同样也在布新局。6月8日华工发布的2017年招生计划显示,其与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共建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启动招生,首次招生的院系包括微电子学院和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

在其建校协议的规划里,未来该校区总共将设置多达十个的全新“新工科”学院,涵盖高端装备制造、量子通信、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

另一广东老牌工科院校广东工业大学,“新工科”也是其今年招生亮点之一。广工副校长章云表示,广工发力探索发展“新工科”教育,设置和改造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联网工程等多个新工科专业,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方面的工程教育新模式上,广工也会设置多个特色班。

例如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与东莞国际机器人基地、香港科技大学合作设立,选拔自动化、机械、计算机、信息、数学、工业设计6个专业一年级学生,探索现代制造服务业高端工科人才的培养。

相较于其它地区,广东多家高校的“新工科”改革显示出更强的“实用主义”。新设立、扩大的学科领域均对准了广东重点的新兴产业。这也是广东的优势所在——在人才紧缺的背景下,“新工科”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很快在本地投入产业的服务中去。


(未完,全文共13172字,当前显示14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