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新课程的一门重点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开展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有章可循,并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育局课时计划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管理
健全组织领导,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校长室负责对课程的开展进行统一的协调;教务处负责培训、鉴定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政教处负责开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落实好活动基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活动方案;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原则
1.整体性。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要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未完,全文共12439字,当前显示13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