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习近平等常委们强调:把握经济新常态

人民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贾玥)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今年两次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均提到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分别在多个重要场合,既对内也对外地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与应对举措。记者梳理发现,正确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提升干部状态以及加强对外合作,是常委们强调的五方面工作重点。

要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有正确认识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是开展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正如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今年以来,习近平等常委多次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3月28日上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时介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指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今年年初,李克强在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致辞时说,发展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坚定不移的推动结构性改革。

两会期间,多位常委也谈及对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

俞正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刘云山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表示,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重大判断,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王岐山在参加北京代表团审议时说,当经济总量的分母大到一定程度时,发展速度就不可能太快,必然进入新常态。掌握方法切合实际主动适应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仅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还要对路,并要有所作为。

7月2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正是在一年前召开的那次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而这一次,经济新常态仍是他讲话中的重点,但更加强调这种适应要主动为之。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狠抓工作落实。”习近平指出。

如何才能“主动适应”。在会上,他给出了几点说明。一是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加强政策落实;二是继续推进改革,勇于“破”、善于“立”;三是守住风险底线;四是加强民生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安全网

这种“主动适应”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也应是符合各地工作实际的。

1月29日至31日,俞正声到河北省调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俞正声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3月25日至27日,俞正声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调研。他在指导当地工作时指出,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就业为中心来谋划发展思路,着力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积极引领寻求突破探索新举措

对于如何引领经济新常态,中央高层寄望各地积极探索,从实践中获取新经验。


(未完,全文共14784字,当前显示14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