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艺史讲坛:金陵八家

近日南京因张艺谋的电影而又一次受到关注,看过《金陵十三钗》的诸位应该对电影里的插曲《秦淮景》颇有印象,众位“谋女郎”用苏州评弹的方式演绎出一段深深打动观众的场景。其实早在明末清初,南京就因为一批活跃在此的画家而受到关注,在这些画家中,有八位因一个概念而被画史铭记,他们就是“金陵八家”。

虽然关于“金陵八家”的构成各画史有不同说法,先后出现了多个版本,但本文中所指的皆为由活跃于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提出的以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家”。他们分别是龚贤、樊圻、吴宏、邹喆、高岑、叶欣、胡慥和谢荪。这八位画家都是明末清初在金陵聚集的遗民画家。他们的人生经历非常相似,而绘画风格却迥然不同。因此,“金陵八家”可视为金陵画家群体的一种泛称,而不是画派之称。

明末清初的几十年,是历史上所谓“天崩地解”的时期,朝代更迭、社会动荡、观念碰撞给当时每一个中国人以深刻的影响。都说时势造英雄,越是社会动荡,越能产生流传千古的人物。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秀骨清像的“画绝”顾恺之、随性风流的“书圣”王羲之皆出自此时期。明清交替时期虽不如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那么频繁,然而这个时期的绘画,却是大师云集、流派纷呈,并形成了绘画史上一个群峰竞秀的局面。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和以“四王”为首的娄东、虞山派,代表着当时画坛的正统。如执画坛牛耳的董其昌及身为京官而参与了宫廷许多重大的绘画活动的王时敏,都在当时受到众人拥戴。这些主流画派有许多“粉丝”,董其昌的画连康熙、乾隆都倍加推崇,清朝曾出现过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与他们相比,“金陵八家”多为遗民画家,对待世事多是一种不妥协不抗议的状态,大有当年魏晋时期隐士的风范。

高士“金陵八家”

和同时期的别的画派相比,金陵画派与一般民众结合得更为紧密,其院派工整、细腻的画风,较之文人野逸一派的风格更易为大众所接受。虽然他们个性迥异,却都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在当地享有“高士”之名,这也是八家合称的一个重要因素。

“八家”中有好几位都效仿魏晋时期的隐士,周亮工曾赠诗曰:“兄弟东园户自封,不教人世见全龙。陈灯梦稳长桥雨,破砚欹磨近寺钟。白堕荒唐胸五岳,青来迢遞笔三峰。北山云树萧条尽,老去朝朝拜废松。”说的即是“八家”中的樊圻与其兄樊沂。诗中描述了他俩隐居寺畔陋室,闭门谢客,与山林寺庙朝夕相伴的生活行径,以及尽情抒写三峰五岳,以寄托不事北廷,怀念故国的思想感情。

作为“金陵八家”中最负盛名的一位,龚贤可谓命途多舛。其早年正逢明王朝社会动乱频繁,内外交困的时期。此时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所以其早年在外漂泊,居无定所。直至晚年,社会趋于稳定,龚贤开始在南京的清凉山隐居,专心于绘事,并开始卖画为生。

另一位过着隐士般生活的画家是胡慥。有关其生平记载极为简略,熟知金陵画家的周亮工,在《读画录》中也只有寥寥数语:“石公善啖,腹便便,负大力拳勇。”“惜哉未六十而殁”。但从胡慥自己的题画诗中,可窥见其志向一斑,如在一套《山水》册中自题诗曰:“闲身闲看白云间,更爱青山懒出山。隐坐草亭流水畔,只听钟磬落人间。”他借山水景色尽情抒写了自己的心胸,即向往桃花仙源,寻访避秦隐士;不恋浮世功利,愿做世外闲人;日与白云青山为伴,坐听流水钟磬之声。其情其意,亦是一位高士的内心独白。


(未完,全文共14497字,当前显示13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