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古水利工程——它山堰
说起四川的都江堰,几乎无人不晓,提到宁波鄞州的它山堰,知道的人却很少,甚至许多宁波人也渐渐淡忘了。1953年,在荷兰召开的一次国际水利会议上,一篇它山堰古水利工程的论文,引起了各国水利专家的注意。
它山堰位于浙江省鄞州西南鄞江镇,与我国著名的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共列为全国四大古水利工程。它坐落在鄞江镇西首它山之麓、五龙潭风景区毗邻,因山而名堰,距宁波市区30公里。建于唐代太和七年(公元833年),迄今已有1170余年历史,是一座古代水利工程。至今堰身稳固,风采依然,还在继续发挥着效益。它山堰堰身设计方面的科学性颇具现代原理,据水科专家分析,有许多原理是20世纪才发现的,堪称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宁波市评为旅游新十景之一和“德育、教育基地”。
鄞江镇西有“四明山七十巅峰”,集西面积达350多平方公里,上游的赤水、樟溪等众之水汇集于鄞江镇的光溪,因而形成峡谷溪口,滩险流急,溪水如游龙惊马,越它山堰倾泻于鄞江,经奉化江、甬江而注入东海。其东北一侧,则谷口敞开,地势平坦,溪流经南塘河进入广阔而肥沃的鄞西平原,灌溉良田万顷。在唐代以前,这里“溪通大江,朝汐上下,清甘之流,酾泄出海;泻卤之水,冲接入溪”,咸潮直趋镇西三里的樟溪平水潭。而洪水季节“来则沟泠皆盈,去则河港俱涸、田不可稼,人渴于饮”。历年旱涝频仍,鄞西之民深受水旱之苦。
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王元日韦担任鄮县县令。王元日韦是山东琅邪今临沂市附近人,做官清廉刚正,为人勤俭敦朴,出任鄮县县令以后,没有几年时间,就达到境内大治。他深悉境内受水旱之苦,遂商之于民,有建堰之议,并亲自审度地势。见樟溪南岸诸山与它山夹流距仅数丈,而两岸岩山裸露,又有石趾可凭、呈天然铃钥,是建堰的好地方。于是定堰址、谋规划、举贤才,纠工兴建。苦历三年,垒石成堰。从此“溪江中分,咸卤不至,清甘之流,输贯诸洪,入城市,绕村落,七分之地,皆赖灌溉”,顿化水害多水利,受到民众的赞颂。
它山堰建于北岸的它山和南岸的小山之间。该处江宽仅百余米,两岸岩石裸露,是筑堰的好地方。堰体在平面上略呈拱形,这样,当溢流时,水流向河心集中,减轻了对两岸的冲刷,完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由此可见古人用心之巧妙。堰体用大块条石砌筑,条石长2~3米,宽0.5~1.4米,厚0.2~0.35米。每块条石重量可达一吨,并用铁榫相连,从而增强堰体的整体性。它是我国建坝史首次出现的以大石块叠砌而成的拦河滚水坝。关于堰体高度和底部结构,究竟堰体修在圆木桩基上,还是造在基岩上,迄今依旧是个谜。据史料介绍,石堰由36层条石砌成,下部为圆木结构。按堰体顶部外露条石厚度推算,石堰高度应为7.8米。但是,古人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不可能透彻地掌握堰体下游的消能和冲刷防止问题。所以,由于洪水长期冲刷,使堰体下游清代所增筑的大块石护坦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堰下游100至300米范围内的河床冲刷也日益加深。目前,最深处已较堰下游护坦高程低下约米左右。
它山堰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分流引水、阻咸、蓄淡,配合下游围堤建闸,使江河分流。流经它山的水,平时七分入河,三分入江,涝时七分入江,三分入河。此外,它山堰建成以后,王元日韦及及其继任者在南塘河的中、上游建造了乌金、积读、风棚三座楔闸,在下游又造了一座行春楔今称石锲,以便涝时启闸排水,旱时涨潮启闸进水,利用奉化江的潮汐来顶托淡水,起着双重的调节作用。
(未完,全文共12406字,当前显示143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