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1000(800)米赛前辅导策略

第一篇:1000(800)米赛前辅导策略1000(800)米赛前辅导策略

一般来讲,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发挥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战术意识、技术的合理性、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的水平。可是就目前来讲,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战术意识进行定量化的描述,建立较精确的数字模型较为困难,但是对他们的技术合理性、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建立数学模型还是能办到的。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水平不仅受本人大脑皮质的支配,也受周围人的思想、态度和印象的影响。心理紧张是其中的一个表现,也就是说心理状态能够直接影响运动者的基础生理机能、行为表现等。处在同样状况下运动者的行为表现为“意识流”和运动能力两个方面。为意识所支配的运动不只是简单的机械反应,应当把刺激先经过思维,再做动作选择。正确的结果取决于每个运动者的能力、运动的环境和运动项目的特点。而这些因素可使运动者正确选择有利的刺激,才能在关键时刻在心理上取得优势。运动员在赛前心理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更有甚者四肢颤抖,尿频,这必然使运动员心理活动失常,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上去;对动作知觉和表象模糊不清;对教练员的布置与嘱咐听不进去;失去控制自己行动的能力等,必然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

(一)影响1000(800)米运动员心理状态变化的因素

在竞赛中影响1000(800)米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较多,训练程度和运动成绩等都直接影响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比赛规模和运动员面临的任务。比赛的规模越大,参赛队员任务越重,运动员的情绪就易于激动。

第二,参赛的运动员实力的对比。每个运动员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也希望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如实力相差悬殊,运动员的情绪会比较低落,实力接近则情绪高涨。

第三,训练水平和比赛经验。比赛经验丰富,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易产生愉快的增力情绪,如果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等系统训练的效果好,那么,他就心理状态稳定,对参赛取胜就信心十足,反之,就会对比赛产生紧张和不安。

第四,运动员比赛动机。从运动员产生的动机是否与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相联系来划分,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一般来说,内在动机能促使运动员对体育目标的追求,其动力更足,持续作用时间更长。运动员在从事体育活动时,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必须有机结合,主次分明,才能调动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积极性。所以运动员有良好的比赛动机,即使遇到比赛成绩落后、伤病等,也能克服消极情绪,引起良性的兴奋和振奋的精神状态,并充分调动自身的力量战胜困难。

第五,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赛不仅受运动员自身条件所制约,天气、场地、器材、观众和裁判等外界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活动。

(二)赛前心理辅导调整方法及对策

为了使运动员能在每次的比赛中充分发挥其训练水平,我们在比赛的前两个月,应进行四次调整性训练,以便对比赛前运动员的心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可采用六种训练方法:

1、实战训练法

主要是模拟正式比赛的时间、强度进行的训练方法,主旨在提高运动员比赛时的适应能力。特别是要让运动员对于容易引起精神过度紧张和动作失调的各种刺激逐步产生适应,提高其应付比赛的心理能力,形成良好的比赛定势。在模拟实战情况时,要求运动员将表象技能、应急控制技能、注意集中技能、思维控制技能全面合理地结合于技、战术行为之中,以形成良好的技能习惯,增强适应能力。


(未完,全文共11928字,当前显示142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