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塑造有思想的人——从“根叔”们的演讲说起
发布时间:2010-09-0209:16
教育应塑造有思想的人——从“根叔”们的演讲说起
一、热点话题:多位大学校长因演讲受关注
1948年出生的武汉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先生的毕业致辞格外出彩而显得特别热闹。在6月23日的毕业典礼中,他开风气之先,在演讲时大胆“返老还童”,把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社会流行话题和网络流行词汇来了个“串烧”,不经意间“一举成名”。而学生们出于激动,现场喊出的“根叔”也因此成为网络热词。随后,李培根的这种贴近生活的演讲方式也被很多大学校长效仿,被称为“根叔式”演讲而风靡一时。相比以往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千篇一律的格式化表述和走过场的官样演讲,这当然是个难得的变化,所以李培根的这个只有十几分钟的演讲才会激起华中科大7000多名学生的几十次掌声,也因此感动了大学生们并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在“根叔”的演讲中,充满了青年人关注的网络热词,这则演讲稿很快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自此,大学校长的毕业演讲受到格外的关注,接下来的几天里,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北大校长周其凤、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等人的毕业演讲都在网上传播开来,同样,他们的演讲词中也和根叔一样有热门词汇,有年轻人喜欢的表述方式。
例如,北大校长周其凤用周杰伦歌词送别毕业生:“我此时的心情,或许你们经常传唱的一句歌词更能够表达: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我是1980年从国外回来报效祖国的,所以我也是"80后"。”
复旦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校长杨玉良以世界杯上大牌球队遭淘汰,寄语复旦学子“做一个勇于担当责任、解决问题的创造者”。
南开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校长饶子和的演讲也让学生们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庆祝你们从这个校园毕业了;我们也祝愿你们此后的人生没有不及格——因为"挂科"可以补考,人生只有一次。”
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在毕业典礼上感慨,“再过20年,李晓红,一位七十岁的退休老人,依旧愿意在这里等你们,将去学点新歌,上台再为你们演唱祝福。”
二、专家观点:虽有“作秀”争议仍是进步这些与学生谈心式的毕业演讲都获得了高度的传播率,这几位大学校长获得了网络舆论的好评,但也有人认为一些校长的演讲其实并无实质内容,只是为了和毕业生“套近乎”,甚至有些还有“作秀”的嫌疑,那些热词的背后,真正能留给学生的东西太少。虽然网络热捧“根叔”,也有很多大学校长相继主动发表并“被传播”了比以往更为人性化的毕业演讲,但是,有识之士仍会一针见血的指出:最后一课,别作秀,别说空话。比如研究中国大学教育多年的社会学家智效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管怎么样,根叔、杨玉良,他们的讲话能在网络流传和受到关注是好事,因为这些年大家对教育的状况非常不满,但是没有发泄渠道,议论也是停留在学术思想界,没有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作为校长避开空话假话,能讲大家喜欢听的话,就是一个进步,这个事情的意义在于引起大家对教育改革的思考和推动。”。他认为,这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快,但是教育却几乎是相反,固步自封,整个教育在高考指挥棒下只进行应试教育,统得很死,管得很严,大学教育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大一统的管理,失去了独立自主办学的大学精神,校长有行政级别,大学衙门化,不受同行监督,容易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考试机器,这也是中国多年来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根本原因。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7月10日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希望大学校长能在演讲时结合不同大学的传统和精神,对未来提出寄语,“这样除了生动活泼之外,更会有一层深刻和永恒的意义,在演讲中不仅有热闹,还要有魂。”
(未完,全文共21765字,当前显示14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