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添福祉5篇范文
第一篇:妈祖文化添福祉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促进昆台全面发展
本刊编辑部
秋高气爽,记者来到昆山开发区,遥望重建中的慧聚寺,巍峨雄伟,金碧辉煌。
放缓凡尘的脚步,穿入耸立的山门,虽暂无想象中的绿树丛林、参天古木,也无曲径幽深、杏黄院墙,见到的是一座气势宏伟、构思精妙的慧聚寺、天后宫正在崛起。
近几天来,为迎接9月19日由昆山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主办的“2010昆山台湾民俗文化嘉年华开幕式暨妈祖安座典礼”的活动,在会长孙德聪的统领下,各功能委员会按照分工部署,积极投入各项筹备工作。
按照习俗,拟定9月15日在台湾鹿港天后宫,由鹿港天后宫主持的出祖分香祭祀大典、奉请妈祖在台湾鹿港绕境,而后至台湾桃园机场登机赴杭州萧山机场。当晚,昆山台湾同胞企业投资协会、杭州台湾同胞企业投资协会组织200人去机场奉迎妈祖。9月19日上午,在慧聚寺天后宫举行恭请妈祖圣像安座,并在慧聚寺圆通宝殿广场举办古礼六侑舞表演和妈祖绕境彩街活动。来自台湾阵头、湄州祖庙传统阵头、泉州阵头以及随香信众出行彩街助阵。
慧聚寺是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佛教丛林,始建于梁代天监十年(公元511年),经梁武帝恩准,由吴兴沙门慧向大师(即梁武帝之师)所建。该寺香火旺盛信徒众多,是一座人文历史悠久、艺术文化灿烂的千年名刹。唐代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就有慧聚寺。据史载,南唐后主李煜曾为大殿前的经台、钟台题写匾额。唐代诗人孟郊、张祜所作的慧聚寺题咏,以及宋代王安石的和诗曾被世人尊为“山中四绝”。康熙皇帝4次巡幸昆山慧聚寺,并作诗留题,其云:“万里人烟春雨浓,菜花麦秀滋丰茸,登高欲识江湖性,染瀚留题文笔峰。”所谓“画龙点睛”成语,典故也出自此处。
可惜的是,慧聚寺在战乱中被毁。现在,人们还可以在昆山的马鞍山上看到慧聚寺塔基的遗迹。从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华夏有逾万座寺庙的角度看,一个地方的一座寺庙重建算不上是什么大事。但是,如果了解这座寺庙的历史,知晓这座寺庙重建背后的故事的话,那么,慧聚寺的重建,意义非凡。
这座拥有1500年历史的古刹何以获得重建与复兴。被誉为精品“双面绣”的慧聚寺是如何与台湾妈祖信仰浓郁的天后宫融合在一起。寓观音和妈祖为一体的建筑特色背后有哪些探寻的故事。确实,慧聚寺的移址、重建凝聚着两岸民族的深情。
为了探索这个故事,我们专访了昆山台协会掌门人孙德聪。他作为昆山台协会重建慧聚寺的牵头人,不仅熟知慧聚寺得以重建的来龙去脉,更了解两岸佛教与妈祖信仰在昆山融合的意义。
2005年,昆山市领导人去台湾鹿港考察,参观了鹿港的龙山寺和天后宫。由于遭受9·21地震,龙山寺毁坏严重。当时,台湾宝成集团捐资2亿元台币修建寺庙。宝成集团董事长蔡其建、总裁蔡其瑞兄弟曾在鹿港生活、工作,对龙山寺有深厚的情感。龙山寺因地震严重损毁,他们兄弟俩以纪念父亲蔡裕元的裕元教育基金会出资,承担龙山寺的修复。
昆山市领导们看到尚在修建中的寺庙,香火依旧旺盛,深感昆山台商云集,这些远离故乡的台商需要精神信仰的支柱,如果在昆山建造如同鹿港龙山寺一样的寺庙,对在昆台商找到心灵上的依托其意义深远。于是,昆山市领导与宝成集团董事长蔡其建商量,能否把这个工程融合、复制到昆山。当时,宝成集团一口承诺。
在昆山按台湾鹿港龙山寺的原貌建庙宇,困难重重。最大的难题是没有图纸可作参考。为此,宝成集团一口答应他们会将寺庙的每一砖、每一瓦、每个细节,都通过电脑编号整合。
(未完,全文共8968字,当前显示14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