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报刊资料

。陈克恭指出,张掖南依青藏高原,北望内蒙古高原,处在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过渡带,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大市,既是我们抢抓政策机遇、顺应国家战略,也是立足张掖实际,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时空布局中,张掖“居中四向”的独特位置,具有宜居、宜游、宜学、宜行、宜医、宜商、宜业的优势,必然会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流动,将进一步扩大通道截面,为南北高原腹地资源外出搭建平台,通道经济就会越做越大。张掖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较高,在许多经济指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是张掖的特色和优势,必须坚定不移地在保护生态环境背景下发展农业,积极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依靠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办工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张掖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且有大片区域与周边民族地区接壤,不论是维护自身团结稳定,还是发展通道经济,必须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促进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国林

科院

7月9日,瓜果飘香的季节,甘肃省—中国林科院甘肃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挂牌仪式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隆重举行。中国林科院院长张守攻在仪式上致辞,并与甘肃省武威市副市长车安宁共同为试验站揭牌。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赵建林、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王继和出席仪式并致辞。

甘肃省林业厅科技处处长李万江主持挂牌仪式。甘肃省林业厅、甘肃省武威市的领导,中国林科院林业所、院办公室、科技处、人教处的负责人,以及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领导和职工参加了挂牌仪式。

张守攻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多年来双方合作取得成绩。他说,甘肃省—中国林科院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的挂牌,标志着双方的联合共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表示,在新一轮的联合共建工作中,中国林科院将把治沙综合试验站作为科研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科研课题立项、成果组合与推

广,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试验站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林科院必定能按照全国治沙大会的精神,进一步发挥包括试验站在内的各方面综合优势,面向干旱区,以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探索,共同为包括甘肃省在内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作出新的贡献。

挂牌仪式后,与会人员听取了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负责人关于试验站的全面介绍和开展科研合作的情况,考察了试验站的科研基础设施,并就加强下一阶段联合共建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属于草原化荒漠向荒漠过渡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独特的景观格局,又是干旱荒漠区生态退化的典型区,是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的理想场所。在我国最早建立的6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中,该站是工作连续、保存完整的一个试验研究站。与甘肃治沙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试验站建有沙生植物园、spac观测场、荒漠-荒漠绿洲过渡带-绿洲生态功能观测体系以及多处植被、土壤、地下水、沙化动态等定位观测样地、样点,设有我国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林科院与该站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自“六五”以来,在荒漠植物引种、荒漠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研究、优良固沙植物选择、荒漠生态研究、沙害治理模式的建立、退化土地的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研究,目前双方合作承担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948”创新项目等项研究课题。


(未完,全文共75443字,当前显示14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