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新的监管体制下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的职能发挥

根据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州)、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我市四县三区均设置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主要设置模式为:在乡镇设置食品药品监管所(挂食食品药品稽查中队牌子),其性质为县食品药品派出机构,代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履行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一般一个基层监管所负责4—8个乡镇的食品药品安全。以旺苍县为例,全县共设9个所,除了城区所负责县城区域外,其余8个所负责的乡镇少则4个,多则6个。目前,新的监管模式已运行4个月,通过调研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基层监管所职能的发挥。

一、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部门与乡镇政府未形成合力。按属地管理原则,乡镇人民政府对所辖区域内的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但随着基层监管所的设置,部分乡镇的责任意识有所减弱,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降低,造成基层监管所工作被动,不易打开局面。

(二)基层监管机构监管和执法设备设施欠缺。执法车辆、检测设备、、录音笔、照相摄像等执法办案设备严重不足,导致监管执法效率低。且由于公务用车的严格控制,短时间内执法车辆的问题难以解决,执法出行难将继续困饶基层监管人员。

(三)基层监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随着监管体制改革,食品监管职能发生了重大调整,以前分段监管为主,9个部门管食品安全,“九龙治不了水”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农产品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酒类流通、化妆品强制检验、国家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处等七大类为调整整合后,食品药品监管局新增的职责。在食口药品监管局的监管职责和范围扩大的同时,监管队伍的扩充却未能同步。旺苍县在机构改革后,食品药品监管对象增加了近2500家,但监管人员只有从工商局划转的16名。如此导致人员严重不足,每个基层监管所只有1名监管执法人员。同时,在职能调整的同时,人员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的老同志不熟悉新的监管业务,新来的同志不熟悉老的业务。面临人人都只懂自己以前做的那一类工作。而基层监管所是县局的派出机构,要求业务要全面,所有的工作都要涉及到,人人都要作多面手才能胜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监管水平的提高。

(四)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依然薄弱。广大农村既是农产品种植的源头,又是食品药品流通消费的重要市场。而且由于农村交通相对滞后,信息较闭塞,农村成了众多山寨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再加之农民朋友维权意识普遍薄弱,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辨别能力更差,更缺少经验,大量假劣食药在广大农村大行其道,有恃无恐。目前,我市各县区均设置了基层监管所,但各所人员配备与现行监管任务相比,严重不成比例,造成监管面难以达到全覆盖,监管频次达不到规定要求,因此,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震慑,这也为不法分子进入农村市场留下了空间,更是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留下了隐患。

二、意见和建议

(一)县级人民政府加强统筹

一是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乡镇人民政府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的落实,并将此纳入对乡镇的年终综合考核

二是加大投入,配备必要的执法车辆和办案设施设备,为基层监管所履行监管职责提供必要的保障


(未完,全文共17010字,当前显示134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