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端午文化文章
--五纬路社区携手源圈平台端午节活动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主要习俗有挂菖蒲,挂艾叶,戴香囊,赛龙舟,饮黄酒,吃咸蛋,吃粽子等。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丰富居民端午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增进邻里和谐。源圈平台与五纬路社区携手举办了此次端午节活动。
舞蹈《中华通络操》
小游戏《托乒乓球》
舞蹈《小晴蜓》
舞蹈《小书童》
社区领导向老人们送粽子
表演团队合照
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把居民凝聚在一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源圈社区以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队伍中来,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源圈社区”是北京源圈传媒自主开发运营的一款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是消费升级领域首家本地化精准数据匹配平台。通过本地化社群app为载体,链接社区、中小微企业、校园,实现精准用户运营、精准需求匹配、精准营销推广三大核心价值。立志成为一个让人人都能实现价值的平台、一个最大的资源分享匹配平台。
第二篇:弘扬端午文化弘扬端午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111112127杨滟艳【摘要】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岁时节日。今天端午节的形式与文化内涵,是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间的多种文化因子相复合的产物。经过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淘汰与选择,最终以纪念屈原作为其文化意义的体现,并为人民所接受。屈原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理性、道德精神和诗性智慧,今天,无论端午节的纪念形式如何变化,屈原所代表的根本的文化意义不会改变。
【关键词】
端午节来源、屈原、民族文化
【正文】
一般来说,年节习俗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日期,二是仪式活动,三是叙述这一习俗由来的富有某种文化意义的传说。端午节的日期是每年的五月五日,其活动内容有裹粽子、划龙船、挂菖蒲艾蒿、饮雄黄酒等,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
五、重
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而作为代表其节日文化意义的传统故事则有多种说法。罗列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纪念屈原。持此种观点的占绝大多数,可谓妇孺皆知。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云:“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及五色丝,皆汨罗水之遗风。”宗懔《荆楚岁时记》亦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并命舟楫以拯之。”
二是纪念越王勾践。西汉《越绝书》说越王勾践为国雪耻而忍辱负重,于五月五日操练水军,最终复国,越人便以五月五日作为纪念他的节日。
三是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四是纪念孝女曹娥
五是纪念介之推。
六是源于祭图腾龙。闻一多先生在他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等文中作了详尽的论述说明,认为:“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目……端午是个龙的节日。”
(未完,全文共6383字,当前显示14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