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0-1-1118:31:8浏览次数:

7022【字体调整:大中小】

朱克江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江苏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把保增长与抓创新调结构促转型结合起来,在前几年工作积累的基础上,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较快发展。

一、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战略举措

2008年下半年以来,江苏与全国一样,经受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难影响。一些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传统产业,受危机冲击尤为明显。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年来精心培育的一批高技术新兴产业则表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2009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以明显高于规模工业的速度分别增长41%、13%、33%和25%,成为带动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力量。全省光伏生产骨干企业300多家,电池片产量2100mw、组件2300mw左右;风电装备生产骨干企业100多家,年产值400亿元,整机生产能力1500mw,高速齿轮箱、叶片、轮毂和回转支承等关键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80%;医药年产值1250亿元,17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百强;环保从业人员40万,2000多厂家,主营收入2300多亿元。危机不仅没能挫伤江苏经济,反使经济接受了市场的磨砺,一批高技术新兴产业获得从未有过的发展生机。

危机中江苏经济的相对平稳发展,主要得益于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多年来坚持依靠科技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所形成的良好积淀。江苏1989年较早确立了“科技兴省”发展战略;2003年,提出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全省战略先导性产业,先后组织实施两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2005年,具体确立“科教优先”的发展方针;2006年,提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的发展目标;2009年,面对危机挑战,进一步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转型目标。正是把保增长与抓创新调结构和促转型结合起来,使得江苏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基础。全省科技和产业结构呈现“四个提高”的积极变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每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30%,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39%,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产出占本土工业企业产出比重达45%,每年提高3-5个百分点,为应对危机奠定了基础。


(未完,全文共26873字,当前显示10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