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形势与政策-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人才”这就是“钱学森之问”。杨振宁教授认为要把我国最高的研究水准提上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学问是要有传统的,这个传统是要一步一步坚持下来的,对于科研的发展不能着急,学术的前沿、第一流学术的发展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成功的,在外国是200年,至少是100年累积起来的,因此中国需要慢慢来。

杨振宁教授之所以会进行如此解读,其矛头指向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上。要解决“钱学森之问”当务之急是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然而教育改革是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我认为当今教育存在一下主要问题:第一,从教育的观念和定位上说,我们现行教育有很强的功利性倾向,初等教育以升学为目标,高等教育以就业为目标,而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以潜能的发现和培育、以思想和科学的追寻为根本教育观念,这是教师无心专注教学和科研、学校热心项目和赚钱的重要原因。第二,从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上说,我们现在的初等教育以分数排名、升学率、重点学校升学人数为考评标准,老师因而也以此来要求和引导学生,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而不注重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培养,不注重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塑造,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对教师和学生几乎都是以课题的数量和金额、发表论文的数量和级别、社会兼职与活动能力为标准,这样导致老师和学生都疲于拿项目、搞课题、发论文、做活动,因而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没有心思来教育学生,学生也没有心思潜心阅读、思考和实践,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中国教育的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的风气与氛围。第三,从教育的方式说,我们现在初等教育几乎都是整齐划一的灌输式知识教育,基本上都以分数和升学为目的,缺少多种多样的教育模式和对特殊潜能孩子的特殊教育,孩子的教育成长模式单一。第四,从教育的主体上说,一方面,我们现在以政府主办的学校为主要教育阵地,却缺少对民间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足够重视和支持,导致我们教育样式、种类不够丰富、掌握技能的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

“在教育改革中,制度变迁不仅与教育改革相伴而生、相辅而成,且自始至终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发展状况,教育的诸多问题可以归结为教育制度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任何教育制度都不是完美的,都是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也不得不承认任何教育制度的改革都必须走科学地改革和发展之路。


(未完,全文共13909字,当前显示10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