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人大法学院韩院长在人大法学院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人大法学院韩院长在人大法学院开学典

礼上的致辞

金秋九月,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前叠翠流金,生机盎然,664名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

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九月,对我们教师来说总是一个快乐的月份,我们又如约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求知若渴的青年才俊。首先,我谨代表法学院全体老师,向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各位家长对我们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今天起你们成为一名人大法律人。希望你们记住各位老师们的寄语,话虽短,但凝聚着老师们的人生感悟与期待。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个简单但又很实际的话题:作为人,作为法律人,作为人大法律人,应当如何坚守讲真话的理念。讲真话就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不惧压力,说出事实真相,说话、办事、做学问,求得正确的结论。也许有同学问,为什么院长谈这样的常识性问题。有一件事让我觉得,在中国不讲真话的现象太普遍,如不改变这种现象,我们社会公信力就会大大下降,社会信仰会崩溃,也许中国能够成为经济强国,但不能成为法治强国,无法赢得国际社会的尊敬。

大家还记得刚刚过去的云南鲁甸地震吗。在鲁甸地震现场,李克强总理问女县长张雁有什么困难。张雁作为县长只是说了大实话,讲了一些灾区急需解决的困难。为这件事,李克强总理三次表扬她敢于直言不讳、敢于讲真话。总理的表扬,给社会传递一个信息,在中国讲真话的人太少了。即使总理,有时也听不到真话。可见,塑造讲真话的文化多么重要。

讲真话是做人的一个基本要求。人是万物之灵,尊严是人的本性。而捍卫人的主体性,首先要建立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桥梁,这种桥梁就是讲真话。可以想象,如人与人之间讲第1页共1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假话,不说真话,如何建立信任。只有人才可能讲真话,“非人”无法感受说真话的价值。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讲真话”居然也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共和国总理对仅仅“说了大实话”的女县长多次表扬,连她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受表扬。“讲真话”这种正能量要被赞扬、被鼓励、被传播。人类是命运的共同体,我们要坚守“讲真话”这个人的专利,使之成为一种人格品德、一种职业能力、一种法律责任。

讲真话是每位法律人的人格体现和应有的素养。各位新同学,我相信,你们之所以选择人民大学,选择人大法学院,你们一定都有着对真知的渴望、对法律的信仰、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可是,不久以后,你们就会发现,现实也许不尽如人意。我们为什么不敢讲真话。也许讲真话会吃亏,受排挤,会被孤立,仕途受影响。有人胆小怕事、明哲保身,虽然讲真话并不见得会让自己受什么损害,然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哲学,也会让真话遁形。但是,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无论将要经历怎样的嬗变,还是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生态与观念变迁,我们法律人要坚持的原则仍然是不变的:即法律人要讲真话。如果连法律人都不讲真话了,弄虚作假,危及的不仅是个体生命,而是损害司法公信力,进而危及执政党的信誉,损害国家形象。因此,作为人大法律人,我们要把“实事求是”融入血液、努力践行,实事求是讲真话,忠于职守讲真话,襟怀坦白讲真话,把将真话作为生活的哲学与基本方式。


(未完,全文共14481字,当前显示133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