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宽云和尚与芷江龙津桥情怀

黄烈银

芷江龙津风雨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芷江历史名城的缩影和旅游景点,也是美丽芷江的名片和品牌之一,又是“旅游活县”的宣传窗口和标志之一。

芷江人都知道龙津风雨桥,也因有龙津桥而自豪,但是这桥是谁修的,什么时候又是怎么修的,几百年来又有哪些传奇故事,许多人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时任宣传部长的唐海军要求龙津诗社的文学爱好者,挖掘芷江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芷江旅游事业的发展。2010年笔者写了《宽云和尚对龙津风雨桥的贡献》,分别刊登在《龙津浪花》《龙津诗词》《和谐之旅》的书刊中。年轻人不完全知道,就连耄耋老人读后也说:“我在芷江生活了80多年,还真不知道龙津桥是宽云和尚修的,芷江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应当挖掘、整理、开发出来,为芷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010年时任县委书记彭良棠指示龙津诗社恢复明清时期的古匾古联,新增楹联和碑记,以增加龙津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牌。诗社、文管所、老书协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如期完成了任务,迎接中国芷江第四届国际和平文化节的召开。此举受到社会各届的好评,作为龙津诗社的龙津人感到欣慰。

2012年芷江又大手笔,大动作,举办了“芷江和平城”全国网络征文大赛,在15个省市的558篇文章中,有关撰写龙津1桥的文章达十多篇,其中诗社唐光华撰写的《世界第一〃龙津风雨桥》受到读者和网友的关注,后收编在《和平城文集》书中。2013年芷江县政府上报省文物局,申请龙津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上所列的文章,楹联是申报内容之一。芷江县人大组织编撰的《人物芷江》丛书,由赵兴奎编著的《宽云》一书,更详尽的介绍了一代名僧与一座名桥的传奇故事。为挖掘芷江的文化资源,增强文化的软实力作出了贡献,为诠释和佐证了宽云和尚修建龙津桥提供了依据。

《芷江县志》记载了明朝沅州知府的侄儿朱之蕃撰写的《龙津桥记》称:“有僧宽云,失志建修。”将“沅江湍兮多狂澜,长年悲兮行路难。”变成了“石梁成兮危以安,基孔固兮凭其栏,歌于途兮生欢颜,于万斯年兮以垂不利。”

据史料记载。宽云和尚乃沅州城人,姓曾名长久,字善长,法号为宽云。宽云年幼时父亲病逝,二哥在西关渡之被无情的氵舞水激流吞没了生命,十五岁时母亲用火不慎,烧毁了几十户人家,受灾户扬言要打死她,为此要出家修行。宽云孝敬母亲,替母赎罪,就来到了城西大佛寺拜郑禅师(四川籍)为师,在寺内苦读诗文和经书,并苦练拳法武术,还出寺了解民情,行善义举,没有多少时间,芷江城的人都知道宽云和尚了。


(未完,全文共3497字,当前显示102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