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共关系

题目:艺术机构与公关策略研究班级:姓名:学号:

视觉传达三班向辉2013946096

【摘要】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诞生现代意义上的画廊以来,中国画廊行业已经经历2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至今,中国艺术市场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画廊为主体的一级市场,以拍卖行为主体的二级市场,以及以艺术博览会为主体的一级半市场彼此分工,相互扭合的市场结构。但是,由于中国画廊业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都还不完善,导致了中国画廊行业中仍然存在着经营者定位模糊、职业道德缺失等一系列的问题,画廊的一级市场作用并不突出,经营状况普遍不够理想。进入21世纪,中国年轻一代80后艺术家开始投入艺术画廊领域,他们先进的思想和个性的文化思潮,开始了开设自己工作室进行自己的画廊创业,最早的是清华附近的画家村,然后在北京大山子有798艺术区、通州有宋庄艺术区,随着北京房价上涨已经有很多年轻艺术家租不起房租而背离了最初的梦想,开始代笔画画,或者离开了自己喜欢的艺术,离开了自己经营多年的画廊。所以我们要研究画廊的传播与经营,进而发展。本论文从中国画廊经营现况及特点入手,深入分析其在公关策略的独到之处,尝试总结一套切合中国画廊经营特点的营销传播策略。

【关键词】

:画廊传播经营定位公关力量

画廊的市场情况

竞争同质化严重,画廊业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重要基础,目前基本的现状是:专业化水平低,规模小,组织散,发展能力弱,竞争同质化严重,人才缺乏,支撑体系缺失。在画廊业自身面对这些问题的同时,在发展中,还要面对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

第一,拍卖业的强势竞争而导致的跨界。拍卖业作为一个强势的业态,在艺术品交易体系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的不断竞争中,拍卖业不断跨界。其中,私下洽购及不断向博览会行业扩展,不断压缩中国画廊业的发展空间。第二,艺术品市场的集中度水平在下降。据测算,近几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随着竞争的加剧,不是走向更加集中,而是走向了更加分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这个行业里面来,分食整个市场。这个趋势也基本上反映了中国画廊业的基本状况。第三,同质化竞争使画廊业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地位下降。因为1

市场探索、创新难度大,面对不稳定的产业环境,一旦找到一个突破口,大家就一窝蜂似的去哄抢有限的资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下,中国画廊业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别的,而是正在经受着交易体系跨界的挤压、拍卖业强势蚕食及低水平同质化的消解等。重视资源的整合,画廊业的发展依托于艺术消费市场的存在与不断发展,首先,作为“生产者”的艺术家,出于种种原因可能会选择最快的作品销售渠道与方式,如私下交易、拍卖等。其次,由于位于中间环节的画廊业目前还处于不规范的发展阶段,藏家与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不会轻易从画廊购买艺术品,而会选择与艺术家私下交易或在拍卖行购买。所以,我们在分析画廊业发展问题的时候,一方面要关注外围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更要积极进行画廊业的再认知与再定位。也就是说,在交易环节如何让藏家能有效管理与控制风险,并有效地进行价值发现及管理,这是画廊业发展过程中最应值得重视的方面。为此,画廊业要重视自己的基本定位。画廊的市场定位


(未完,全文共17985字,当前显示13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