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春节》展览文字方案

前言

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已沿袭传承2100多年了,持续的时间从农历十二月初八到第二年农历一月十五,长达38天,几乎每天都有特定的文化传承方式及其精神价值内涵。

春节既展示了一年来劳动换取的丰盛的物质成果,又让人们充分享受节日文化活动的深邃迷人、寓教于乐。人们把累积了一年的兴奋释放出来,营造出喜悦祥和、普天同庆的节庆文化氛围,春节又被誉为“中国人的狂欢节”。

春节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围绕春节展开的一系列古老而又美丽的民俗文化活动,铭刻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演进及深刻的民族文化记忆,蕴含着崇尚礼仪、天人合

一、修身养性、爱国爱家、团结互助、继往开来的人生境界和文化精神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春节也向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中国人对春节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2006年5月,春节被中国国务院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了使世人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春节文化,透过这一传统节日承载的中华礼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装饰文化、表演艺术和精神文明,感受中国人讲伦理、重感情、爱生活的传统美德,同时,看到一个开放、祥和、奋进的中国。祝福您岁岁平安。大吉大利。

1.春节的历史渊源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社会。在农耕社会,古人不断观察时间变化,季节更迭,逐步掌握了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春节”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意味着春天的开始和希望的萌生,它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年”的记载。信奉自然神灵的古人认为丰收是神的恩赐,要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祭祀一年举行一次,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过年就是增岁。商周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除夕之夜都要举行驱邪逐疫仪式,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和求神降福,期望保佑一年的祥和平安。

现代的春节活动中仍有一些相关的习俗和信仰,便是这种古老文化保留至今的历史遗存。

2.春节的形成

汉代是中国年节形成的时期。汉武帝时期,开始将春节固定在每年正月的初一,由此逐渐升华为民族节日。以正月初一为“年”,燃爆竹、换桃符、守岁等民俗也由此兴起,围绕春节的文化创造越来越活跃,仪式越来越完整。两千多年来依次延续并演化为中国的第一大节日。

由于历法的原因,春节总是在公历1月21日到2月20日这个幅度内有规律地跳来跳去。虽然在农历作为日常计时历法已逐渐淡出了都市人的生活,可是,农历正月初一才是一年的开始,这个观念仍然顽强地根植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中。春节期间,无论大人小孩都会用传统的农历计算日子。

3.春节的世俗化演变

春节的习俗与功能在唐代发生了重大变化。盛唐气象,百业兴旺,思想昌明,文化繁荣。从这个时期开始,春节慢慢从驱邪祈愿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过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可以说,在唐代以后,春节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明清时,新年习俗的礼仪性、应酬性逐渐加强。人们在新年之际相互拜年,馈赠礼品。此外,游艺性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期间,耍狮子、舞龙、演戏、说书、扭秧歌、荡秋千、踩高跷、跑旱船、做手工、玩游戏、比才艺等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各地举办的庙会活动丰富多彩,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欢乐。

4.春节在当代生活中

中国最早的历法“夏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月作为正月,正月初一也被称为“元旦”,即“第一天”的意思,这是新年的开始。


(未完,全文共14563字,当前显示14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