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非遗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江南非遗编辑】

在自治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上,记者见到了两位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事业管理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2010级的学生,一位叫张雄,家在湖北黄冈;另一位叫王一妃,家在山东东营。两位学子从天南海北来到新疆,对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说起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两位同学的原因不尽相同。张雄是在参加了去年首府举办的非遗日活动后,对这个专业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王一妃则是因为系里面其他的专业方向更偏重于实践,从自己的学习和将来的职业规划来看,她选择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

由于他们的老师也在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工作,遇到展览周这样的活动都会告知学生,希望学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实际经验。张雄在本次展示周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新疆传统音乐专场上的玛纳斯演唱,虽然语言我听不懂,“可是玛纳斯奇们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以及音乐的旋律都让人感到鼓舞。”这样的体会对于他们的专业学习来说确实是宝贵的,在没看到这些文化遗产在民间的存在状态之前,王一妃都没觉得这些歌舞、这些手艺有多么重要、多么需要保护。

还有一点是他们两个都注意到的,那就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我老家的民族成分比较单一,不像在新疆”,张雄说:“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让全班同学讲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几乎每个人都能讲一个不同的,比如维吾尔族的艾得莱斯绸、回族的婚葬礼仪、锡伯族的萨满舞等等。内地的同学再讲讲黄梅戏、年画之类的,项目种类特别多。”通过这样互相介绍,同学们发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会有相通之处。“文化的多样性真重要,也真奇妙啊。”张雄感叹。“我在学习这个专业之前,对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不了解”,王一妃坦言,她所说的这个感受并非虚言。在以往类似的文化遗产展览会上,最常见的是中老年人或者家长带小孩前来参观,年轻人的身影相对要少一些。

正像张雄和王一妃所期待的那样,通过政府、媒体的投入,以及从事或即将从事这一工作的人的热情,有更多年轻人能关注到身边的文化遗产,理解文化遗产,不要将它们束之高阁,我们的文化遗产才不至于断代,才能传承下去。来源:人民网

第二篇:车间里的他们需要更多关注寒假社会实践报告社工1101黄何艳

车间里的他们需要更多关注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法学院社会工作1101班黄何艳

摘要。一年多前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反映了底层工作人员的各种问题,引发了社会对车间里那些底层工作的工人的关注。而这一次,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以及一些简单的调查询问,我更深切地了解了车间工人们的工作、生活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理想很多,要求很少,他们需要企业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和人性的关心。

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我来到了广东省鹤山市众森科技有限公司,带着体验工人生活以及体验劳动挣钱的目的,在其家具生产车间做了5天的临时工。在这5天的工作里,我参与的工作主要是家具的组装和包装。由于时近年尾,工厂赶货而人手又比较紧张,所以工厂给工人的薪酬还是不错的,如果计件而手脚又快的话,一天下来也可以拿到近100元的薪酬。


(未完,全文共7468字,当前显示12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