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中医养生理论

郑碧清

福建省立医院350000

摘要

如果把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财产等描述为以下这巨大的数字:10000000......其中,第一个数字“1”代表着健康。一旦失去了健康,那么这个再巨大的数字就归为了零,便没有任何意义了。不得不引起我们注重健康,学会养生。

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关键字:健康中医养身生命之本

正文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即保养生命。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

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本文主要通过药膳、四季、穴位、运动养生,来解读中医养生学。

一、药膳养身

药膳,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用来治疗疾病的辅助手段。但是,药膳尽管是膳,它的前面还是有个“药”字在修饰,说明它不是普通的“膳”,是有医药作用的,所以,不能随便食用,必须要在医生或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使用。滋补药膳是根据人体生理特点,采用一定的滋补中药与相应的滋补食物合理搭配而成,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精、补髓、生津益液、补脑、健脾益胃、强心养心、补肾养肾、补肝养肝、补肺润肺、增强性功能等各种保健膳食,科学选用食谱。

(一)辨证施膳

气虚——参枣米饭、山药汤圆、茯苓包子、益脾饼、大枣粥血虚——大枣、花生、桂圆、枸杞子

阴虚——生熟地、制首乌、百合、麦冬、龟板胶阳虚——羊肉、狗肉、鹿茸、鹿角胶

(二)因人施膳

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中药入菜肴应因人而异,切不可认为只要是药膳,任何人吃了都能达到滋补的效果。如黄芪老鸡汤,因黄芪性温补气,老母鸡也是温补之品,对气虚体弱者有补益作用,如果风热感冒者食之,则会“火上浇油”,加重感冒,甚至流鼻血;胖人多阴盛阳衰,不可进补银耳、燕窝、玉竹、虫草、龟板等滋阴之品;瘦人多阴虚阳亢,不可多食杜仲、蛤蚧、羊肉、狗肉等温热壮阳之物,否则反而会有损健康。一般而言,温补药膳适合于阳虚体质;清补药膳适用于体型较胖、阴虚阳亢、肝气旺盛者,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者;平补药膳一般人都可食用,对体质较差、阴阳两虚、气血两亏者也较适用。

(三)四气施膳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

(四)五味施膳

五味,就是药物具有酸、苦、辛、甘、咸五种不同的滋味。除五味以外,还有淡味、

涩味。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所以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二、四季养身

(一)春


(未完,全文共21825字,当前显示13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