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从周小川讲话看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定稿2

周小川在牛津财经论坛上午餐讲话中,提到了金融体系健康性的问题,我认为实际上讲的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问题,下面我主要就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金融脆弱性的基本内涵

金融脆弱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脆弱性强调脆弱是由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本性决定的,有时称为“金融内在脆弱性”,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由金融的信用本质属性所带来的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现在通常采用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概念。

二、我国金融脆弱性的现实表现

金融业的脆弱性具有内在性,一旦条件成熟,这种脆弱性就会转化为现实中的危机。为了降低脆弱性的累积效应和影响程度,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和部门采取了加强监管、督促银行补充资本金和坏帐准备金、实施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行银行股权多元化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完善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这对于提高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国金融业的金融脆弱性问题仍然很突出,许多影响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金融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机构的风险隐患较大,抗风险能力不强

我们的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三家。商业银行体系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经过多年的努力,整个银行业有了质的飞跃,然而我国银行体系还比较脆弱,自身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不强。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剥离一部分不良资产、债权转股权、核销呆坏账等方式,处置了相当数量的不良资产,但尚未从制度、机制上根本解决新的不良资产产生问题,不良贷款问题仍有可能反弹。另外,绝大多数的银行没有随着贷款的增加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承担贷款损失的能力仍然较低,银行资产扩张和资本金补充不匹配,导致其经营具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而我国证券市场方面,基本制度不完善、市场不规范和市场秩序混乱是脆弱性的直接表现。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股权分置问题悬而未决、缺乏具有长期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市场泡沫过大、违规炒作严重等诸多问题都是潜在的风险隐患。证券公司经营机制没有根本性转变,抗风险能力较弱,甚至参与或实施证券欺诈。在保险业方面,目前我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风险隐患。保险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度问题、在新产品开发和定价过程中过于保守或者低估风险、核保不规范、资金运用偏小、不能实施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等都大大限制了保险业的发展。

2.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转嫁、混业渗透比较严重

大量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股市,不仅加剧了股市波动,促成了股市泡沫,而且也危及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银行对股市的风险暴露已经把银行、证券公司、国有企业以及炒股人的利益捆在了一起,它不仅增加了金融体系脆弱性,也会妨碍政府实施有效的金融稳定政策。另外,混业渗透而出现的一些边缘产品,如健康分红保险、万能储蓄保险等产品通过国债、金融债券和基金将银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系在一起,无法实现有效地监管,风险也不可避免地向银行体系转嫁。

3.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未完,全文共26417字,当前显示123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