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在北京大学发表主题演讲

2009年11月30日

尊敬的周其凤校长、邵华泽院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能够站在这个讲台,而且被主持人称为讲演,这对我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北大是中国第一高等学府。40多年前,我在一零一中学读书,与北大一河相隔,两墙之隔,那时候遥望着博雅塔,心里面一个感受是:向往。13年前,我送女儿来北大法律系读书,踏进燕园,就一个词感到北大:青春。今天,作为人民日报社的社长站在这个讲台,感受到来自北大110年和人民日报60年的双重压力,非常荣幸但很不轻松。

其实北大和人民日报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我们都有较长历史,体量庞大,都是各自领域的no.1,“领头羊”,也都有着重要的社会地位,肩负重要的社会责任。而且我们还有人员的共享和资本的合作,人民日报有大批的北大校友,今天只来了其中一部分,在车上何崇元同志说,《环球时报》编辑部1/3是北大的学生,还有我们的老社长邵华泽同志,现在是北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他是我学哲学时的不见面的老师,办报时的手把手的老师。我们人民网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还设立了奖学金。京华时报中,北大青鸟占了经营的半壁江山。北大还是人民日报的重点报道对象,在人民日报上北大的消息占了人民日报的很多头条,第一个消息是在建国初期,北京大学二三百个师生联名上书毛泽东要求反侵略,刚才我们送给周校长的报道集就集合了人民日报报道北大的一些版面。

(ppt演示)这是我们人民日报的北大人。

但是,我们互相之间的了解,似乎并不如互相之间的联系那么深。我们在北大作了个抽样调查,结果既让我们高兴,也让我们感到挫伤。高兴的是,大部分同学知道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挫伤的是,几乎没有人认真看过人民日报。这当然有很多原因,我们先不去讨论这个结果,而是从传播者的角度去想,为什么没能让大家来关注人民日报。

你们是未来中国的领导者,将成为中国的社会栋梁,或成为管理中国人的中国人,如果你们都不了解人民日报,那我就对不起像邵院长这样的我们的老社长。所以今天来,就是想向大家介绍一些人民日报的情况,人民日报的变化和对未来的想法。如果要回答“人民日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那么首要的前提,就是要走近人民日报、认识人民日报、了解人民日报。

先请大家看几个版面。如果我不做说明,大家知道这就是人民日报吗。这是我们的抗震救灾特刊、奥运特刊、国庆特刊和一些日常版面。刚才这些版面,大幅的照片、疏朗的版式、醒目的标题、特色的报道,是不是跟你们心中的人民日报不太一样。

我再给大家念几个标题,《“雷”伤了群众信任》《辩证看待“火星文”》《我向省委书记“拍一砖”》。这样的词语,你们会想到是人民日报上的标题吗。

再来看我们的批评报道,比如《“被就业”是这样发生的》、《官员入股煤矿为何查而不处》、《万里长城为何屡遭侵犯》,比如刚刚发生的鹤岗矿难事件,我们人民日报跟踪还是非常及时的,热点事件追踪,比如南京“徐宝宝事件”,深度报道,比如《五问中国教育》,大家看看在内容上、标题上、选题上是不是还比较有锐气、有生气。

最能代表人民日报特点的是评论,在大家的印象中人民日报的评论都是字正腔圆,包括一丝不苟,这是人们对人民日报的印象。我们随便找两篇最近的评论员文章,国庆60周年的系列评论,大家看看那种不容置辩的口气是否已经变得娓娓道来。还有我们的大型政论任仲平文章,在网络上被200多个网站主动转载,这样的政论在表达上、在视野上是否有些变化。


(未完,全文共18590字,当前显示14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