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逐一进行分析,明确其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高度提炼、精准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确定了基本的着力点和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实现这个目标首要任务是要正确理解其科学内涵,做到真信、真用。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来看,“三个倡导”构建起的是一个紧密联系、彼此推进的价值观体系。这个体系涉及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国家,其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第二层面是社会,其价值目标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层面是个人,其价值目标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次的价值目标是层层递进的,第一层面强调的是宏观目标,第二层面强调的是价值取向,第三层面则关注行为准则,三个层面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宏观全局为核心的国家建设目标

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层次是国家层面的宏观目标,是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最高层次,具有统领作用,决定着其他层次价值理念的方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表述,结合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确定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目标。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富强强调的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这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物质基础,也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方向。从政治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民主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文明强调的是国家在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上的提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体现,也是中华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自信心的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支撑。和谐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同时也是国家价值理念的最终落脚点,其表达的含义是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方面入手最终走向全面文明。它包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各个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未完,全文共11256字,当前显示11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