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校长的管理意识

璧山县大鹏小学校—王华

意识,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自觉反映的高级形式。人的正确意识一经形成,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引导和推动意识主体即人自身的行为,促使意识主体积极去完成某项任务,实现某个目标。校长的管理意识,是校长对学校管理话动自觉能动反映所形成的逐步稳定化了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品质的总和。校长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受管理意识的支配。实践证明,正确而稳定的管理意识,是促成校长正确决策、规范校长管理行为、优化学校管理过程、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其管理意识与一般的共性的管理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其特定的内涵。作为成功的校长,其管理意识一般由七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七个要素是:服务至上意识、依法治教意识、学生至上意识、教师为本意识,教学中心意识、全面质量意识和目标管理意识。

一、校长必须树立服务至上意识

学校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向消费者(学牛、家长、社会、教师)提供周到的服务和优良的产品,尊重与关注消费者的利益和需求并将其置于整个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位置。教育被视为一种服务,传统的受教育者(学生)及其家长、社会成为“消费者”,而学校的教职工成为内部“消费者”。学校对内部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及其和谐成为满足外部消费者的需求的保证。在这样的观点下,学校关注满足消费者的利益与需求则成为必须,学校对消费者是一种服务关系成为必然,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服务成为学校的核心功能。因此,学校工作也有一系列的深刻变化:一是“以人为本”,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二是学校功能由被动保障转换为主动服务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全面的强调。学生是学校的第一消费者,学校教育的“产品”,是学校生存、信誉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的多元需求成为学校工作的聚焦点,受到全面的关注。四是由于家长和社会是教育经费的纳税人,办学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供应者,也是学校教育产品的使用者,学校满足、关注上述外部消费者的需求不仅为法定的义务,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出适合外部消费者、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产品

二、校长必须树立依法治教意识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法规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校长树立坚定依法治教意识,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作为一名素质优良的校长,应该正确认识并自觉运用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自己的管理活动,严肃认真地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和各项教育政策法规,决不能为了局部的、眼前的某种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以某种牵强附会的理由对教育方针法规搞所谓的“变通执行”。

三、校长必须树立学生至上意识


(未完,全文共19195字,当前显示11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