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
提高劳务输出水平
保山市扶贫开发办公室2006年7月26日
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新阶段扶贫开发“一体两翼”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贫困地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途径。几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及市、县区教育、劳动保障、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扶贫开发取得了新成效,特别是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了新进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已发展成为我市贫困地区继种植业、养殖业等后的又一个新兴产业,为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缓解贫困地区生态压力,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2003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470万元,其中:2003年投入20万元;2004年投入70万元;2005年投入150万元;2006年投入230万元。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3.8万人次(其中:2003年培训0.5万人次;2004年培训1.6万人次;2005年培训1.7万人次),培训后有序输出3.4万人,其中:培训输出到国外0.03万人;省外0.9万人;省内市外1.3万人;市县(区)内转移1.2万人次,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5120万
1元。培训输出人员遍及昆明、广东、上海、浙江等21个省、市、自治区,主要从事保安、建筑、电子装配等工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增加了收入,已开始回报家乡,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建立机构,明确责任,切实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扶贫成果,为达到小康创造条件,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2005年末,全市农村人均收入低于924元的贫困人口还有87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40%,其中,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32万人(含贫困救济人口6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15%,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市内的高寒山区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是扶贫开发难啃的“硬骨头”。根据市委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结合全市贫困人口分布状况,市扶贫办党组高度重视,始终牢牢抓住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这一工作重点,制定了《保山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计划用6年时间,在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转移培训贫困地区劳动力9.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亿元,贫困人口人均790元的目标。把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市、县、乡各级成立了扶贫劳务输出办公室,配备工作人员,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职责,做到领导、人员、资金、职责四到位,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瞄准目标,增加投入,规范运作,稳步有序地推进贫
2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我市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以施甸、龙陵、昌宁、腾冲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隆阳区西山片为重点,以贫困村年龄在18—45岁,年人均纯收入在924元以下的贫困劳动力为对象。项目按“政府引导、部门参与、中介运作、有序输出”的形式运作,积极争取项目扶持,争取资金从2003年的20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230万元,翻了10倍多,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直接补贴贫困人口的资金性质不偏离,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配合,对劳务中介和用工单位进行审查和考察,与8家劳务中介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责成和监督劳务中介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输后管理和服务,确保农村劳动力输得出去,稳得下来,做得成工,拿得到钱,使全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入了有序规范运行的轨道。
(未完,全文共11593字,当前显示14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