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在新形势下“关爱专家,服务人才”工作的探索

第一篇:浅谈在新形势下“关爱专家,服务人才”工作的探索浅谈在新形势下“关爱专家,服务人才”工作的探索

辽宁大学关丽萍高静雷智中

内容提要。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人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讨新阶段如何关爱人才,服务人才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形势关爱专家服务人才探索

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更好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2005年3月28日,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了国家科学奖励大会,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要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做到人才辈出。”

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同样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四个尊重”的方针正在逐步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许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由于科技人员的政策安排缺失,我国人才浪费严重。仅2005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才(占人才总量40%)的作用未能很好发挥。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大任务,关键在人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讨新阶段如何关爱人才,服务人才至关重要。

一、人才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层次人才争夺战也必然愈演愈烈。作为教育领域的领头羊,高校无疑是人才集聚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一个主基地,也是全国科研工作的一个主战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培养并引进一大批卓有见地的人才。

是否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高校能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也是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不能上档次、上水平的先决条件。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资源状况来看,缺乏高级人才、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比较突出,形势不容乐观。一份关于上海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就教师问卷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的人才管理存在诸多不足:学校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缺乏措施或措施不力的有64%;在引进拔尖人才和对现有教师的政策上存在问题或未处理好关系的有66%;师资培养经费投入不足或严重不足的有61%;教师的工作条件不尽如人意或差的有68%;教师对生活待遇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有72%;教师对所处工作环境感到烦恼压抑或不太舒畅的有35%。在这种状况下,如何留住高校现有的人才和引进新的人才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稳定人才和引进人才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具备稳定人才的有利条件,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引进人才。高校在人才稳定和引进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以人为出发点,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树立尊重人才、发挥个性的人才观念。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也是提倡人的个性化时代。高层次人才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背景和宗教信仰背景。要爱惜人才,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对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就要个性化、人性化,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引进的人才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许多工作要重新开始,短期内出成果并不容易,要给予理解和相应的支持,否则,会出现好不容易引进的人才进校后不多久就离开学校的不良现象。


(未完,全文共14435字,当前显示14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