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困惑与解决路径[最终定稿]

第一篇。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困惑与解决路径近年来,各级基层审计机关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审”战略,坚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与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相结合,逐步建立了一套基本适应审计工作发展需求的干部管理机制,力求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队伍。但随着全国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进入新常态,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审计监督的层次和要求不断提升,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老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急需出台对策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积极性不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年龄偏大。笔者所在市的各级审计机关普遍存在干部队伍年龄层次结构不合理,新生力量不足的问题。这种断层现象直接导致部分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持续的进取精神,在感觉提拔无望后,逐渐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二是退出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健全。审计机关还未建立完整的退出机制,审计人员的公务员身份,意味着只要其不违反党纪国法,未受到严重的党纪政纪处分,无离职风险。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新的激励机制尚未完善,审计干部的工作难易程度和辛苦程度对个人的经济收入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最终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得越多承担的审计风险越大,极大地挫伤了业务干部,尤其是业务骨干的工作积极性。

(二)专业人才不足。随着事业的发展和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审计专业结构也应当调整,由过去偏重于财务收支审计专业逐步向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计算机、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转变。但是,这些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如信息化建设,虽然近几年来下气力抓了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训,但远远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目前笔者所在市具有审计署计算机应用中级水平的只有23人,仅占在编人员的5%,审计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如特别急需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连审理、复核、质量检查等关键环节都没有审计干部担任,大部分依靠聘用人员或者委托社会中介审计组织来完成。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环境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人才更是缺乏。

(三)教育培训不足一是参训时间不允许。审计人员在职学习培训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基层一线审计人员,在职继续教育的时间难保证,上级审计机关虽然每年都安排了不少的培训,但是由于基层审计工作任务过于繁忙,有时不得不放弃。二是学习内容不系统。目前干部培训的内容大多是用啥学啥,考什么学什么,知识零散,忽视了审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当前审计业务管理越来越精细化、规范化、专业化,而大多数审计干部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的审计培训,对新的审计法律法规不能完全掌握,有的长期在一个业务岗位上工作,业务知识单一,一旦岗位轮换,就会出现知识缺乏、工作脱节的现象。三是教育培训考评机制不完善。当前,普遍存在审计任务是“硬任务”,教育培训是“软指标”的片面认识。教与学没有与个人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挂钩,没有形成较大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出现了“教好与教差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的不良现象,以致教学缺少动力,学习缺少热情。


(未完,全文共20467字,当前显示134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